[实用新型]鼻腔清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33259.5 | 申请日: | 2014-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3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 发明(设计)人: | 谢凯吉;吴申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联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H35/04 | 分类号: | A61H35/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鼻腔 清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鼻腔清洁装置,特别是一种应用于一种用来清洗鼻腔的喷雾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洗鼻器是一种用于清洗鼻腔的工具,其通常是将清洗用溶液,例如生理食盐水,送入一侧鼻孔,使得清洗用溶液流经鼻前庭绕经鼻咽部之后,从另一侧鼻孔或口部排出。如此,鼻腔内所聚集的致病原及污洉能随着清洗用溶液排出,达到保护鼻腔的效果。
现有洗鼻器技术已发展出一种喷雾式洗鼻器。喷雾式洗鼻器主要是利用负压来汲取生理食盐水,然后再利用气流来使空气和生理食盐水混合。之后,将混合空气的生理食盐水排出,以达到较佳的清洁效果。
然而,在使用喷雾式洗鼻器之后,喷雾式洗鼻器的喷嘴孔内会有生理食盐水的残留,而这些残留在水蒸发后便会留下盐结晶。在经常使用喷雾式洗鼻器的情况下,长期下来,这些盐结晶便会不断累积而可能会造成喷嘴孔的堵塞,影响清洁的效果。此外,一般喷雾式洗鼻器的喷嘴通常是固定在喷头上。若喷嘴孔发生上述的堵塞情况或卡脏污,使用者只能将整个喷头替换掉,造成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的需求,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鼻腔清洁装置,包括一导液件及一导气管。导液件包括有一储液槽、一第一喷嘴盖及一汲液管。储液槽具有一开口以及一和开口相对的槽底,第一喷嘴盖是可拆卸的设置在储液槽的开口,且第一喷嘴盖还具有一第一穿孔,以作为第一喷嘴盖的喷嘴口。汲液管则和储液槽相连通,储液槽中的液体即是通过汲液管所汲取的。
导气管具有一进气口、一端口及一泄气口。进气口是开设在导气管的一端。端口则开设在导气管的另一端,并位在储液槽内,且端口对准第一穿孔。泄气口是开设在进气口和端口之间,并和进气口及端口相连通。进一步的说,泄气口和进气口会通过端口和储液槽相连通,且槽底是位在端口和泄气口之间。
当一气流自进气口进入导气管,并从泄气口流出时,气流从端口吸引储液槽内的气体,使得储液槽自汲液管吸入一液体,当泄气口封闭,则气流自进气口进入导气管,并从端口流出。
进一步的,上述本实用新型的鼻腔清洁装置,其中导气管还包括有一第二喷嘴盖。第二喷嘴盖是可拆卸的设置在端口,且第二喷嘴盖具有一第二穿孔,以作为第二喷嘴盖的喷嘴口。当然,第二穿孔是对准第一穿孔,使得自第二穿孔喷射出的气流,能够在和储液槽中的液体混合后自第一穿孔以水雾状喷出。进一步的,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之间具有0.3mm-1.2mm的距离。
进一步的,上述本实用新型的鼻腔清洁装置,其中当泄气口封闭且气流是从端口流出时,气流会和储液槽中的液体混合,并自第一穿孔喷出。
进一步的,上述本实用新型的鼻腔清洁装置,其中鼻腔清洁装置还包括一导引罩,导引罩配置在第一喷嘴盖,并且覆盖第一喷嘴盖。
进一步的,上述本实用新型的鼻腔清洁装置,其中鼻腔清洁装置连接一容器,且容器是用来盛装液体。另外,鼻腔清洁装置还包括一座体,鼻腔清洁装置通过座体装设导液件和导气管,并通过座体装设在容器的一开口,且座体覆盖容器的开口。
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喷嘴盖和第二喷嘴盖的可拆卸式设计,本实用新型可让使用者清洗或更换喷嘴,而不必因为喷嘴的阻塞而淘汰整个喷头。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能延长喷嘴的使用寿命,减少资源的浪费。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实作与功效,兹配合图式作最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鼻腔清洁装置连接在容器时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的鼻腔清洁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鼻腔清洁装置连接在容器时的分解示意图。
图4至图10为图1中的鼻腔清洁装置连接在容器时的使用状态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 鼻腔清洁装置 10 座体
12 导液件 120 储液槽
1200 开口 1202 槽底
122 第一喷嘴盖 1220 第一穿孔
1222 止水环 124 汲液管
14 导气管 140 进气口
142 端口 144 泄气口
146 第二喷嘴盖 1460 第二穿孔
16 导引罩 2 容器
20 开口 3 导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联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未经信联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32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