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清洁的电缆沟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32434.9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3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谈韬;李仕俊;李峥嵘;谭显萍;邱淑清;张苏华;刘博;蒋昕志;张涛;刘芋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广元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9/02 | 分类号: | H02G9/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梁田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清洁 电缆沟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研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清洁的电缆沟结构。
背景技术
地下电缆,和常见的架空线相比,因其常埋于地下,故又称地下电缆。电缆是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外包绝缘层和保护层制成,用于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递到另一处的导线。不同于高架高压线路,电缆常铺设于电缆沟、隧道、管道或室内。进入现代社会后,由于城市用地紧张,交通压力大,市容建设等原因,大城市普遍采用地下电缆输电方式。相对于架空线,电缆具有占地小、输电可靠、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地下电缆的安装通常采用电缆沟和隧道实现,在采用电缆沟铺设电缆时,电缆沟内容易淤积杂质,并且清扫不方便,且电缆沟内容易形成积水,积油,导致堵塞,且有些腐蚀性液体容易通过电缆沟盖渗透下来对电缆造成腐蚀,致使电缆保护层腐蚀,绝缘强度下降,造成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
综上所述,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采用电缆沟铺设电缆时,电缆沟内容易淤积杂质,并且清扫不方便,且电缆沟内容易形成积水,积油,导致堵塞,且有些腐蚀性液体容易通过电缆沟盖渗透下来对电缆造成腐蚀,致使电缆保护层腐蚀,绝缘强度下降,造成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所以,现有的电缆沟结构设计不合理,存在容易淤积杂质,并且清扫不方便,容易形成积水、积油,对电缆不能进行有效保护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清洁的电缆沟结构,解决了现有的电缆沟结构设计不合理,存在容易淤积杂质,并且清扫不方便,容易形成积水、积油,对电缆不能进行有效保护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电缆沟设计合理,不容易淤积杂质,并且清扫方便,不容易形成积水、积油,能对电缆进行有效保护的技术效果 。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于清洁的电缆沟结构,所述结构包括:
电缆沟主体,所述电缆沟主体为空心结构,所述电缆沟主体横截面为长方形;
N个电缆支架,所述N个电缆支架均匀分布在所述电缆沟主体两侧内壁上,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位于所述电缆沟主体左侧电缆支架的上方,所述第一挡板与水平方向形成第一预设角度,所述第一挡板一端与所述电缆沟主体左侧内壁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收集槽连接;
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位于所述电缆沟主体右侧电缆支架的上方,所述第二挡板与水平方向形成第二预设角度,所述第二挡板一端与所述电缆沟主体右侧内壁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收集槽连接;
隔网,所述格网位于所述电缆沟主体下端面上方,所述格网下方设有排水沟;
电缆沟盖,所述电缆沟盖与所述电缆沟主体上端面连接。
其中,所述隔网位于所述电缆支架下方。
其中,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均由角钢制成。
其中,所述第一收集槽与所述第二收集槽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收集槽的横截面为半圆环形状。
其中,所述第一收集槽为网状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角度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大小相等,其中,第一预设角度大小为45度。
其中,所述电缆沟盖为网状结构。
其中,所述电缆支架采用角钢制成,所述电缆支架、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表面均涂有防锈漆。
其中,所述电缆支架一端与所述电缆沟主体连接,另一端设有一挡块。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在电缆支架上设置了挡板,可以放在外来腐蚀性液体对电缆的俯视,对电缆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并且设置了收集槽,可以对从电缆沟盖掉落下来的杂质进行收集,方便清理,并且在电缆沟主体下方设置了格网和排水沟,防止产生积水、积油,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的电缆沟结构设计不合理,存在容易淤积杂质,并且清扫不方便,容易形成积水、积油,对电缆不能进行有效保护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电缆沟设计合理,不容易淤积杂质,并且清扫方便,不容易形成积水、积油,能对电缆进行有效保护的技术效果 。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电缆沟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电缆沟结构的俯视图;
其中,1-电缆沟主体,2-电缆沟盖,3-电缆支架,4-第一挡板,5-第一收集槽,6-隔网,7-第二挡板,8-第二收集槽,9-排水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广元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广元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24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炮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使用电力线通信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