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泥石流中的拦挡坝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31881.2 | 申请日: | 2014-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3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周德彦;刘国勇;付峥;李万军;何兴勇;郭长江;刘亚洲;梁娟;邓建华;李学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7/04 | 分类号: | E02B7/04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许泽伟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泥石流 中的 拦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泥石流中的拦挡坝,适用于沟河床泥石流或推移质较多的河道防护。
背景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尤其是在高山峡谷地区修建水利水电工程时,通常利用工程周边的冲沟或小型河流来布置渣场,需要对冲沟泥石流和沟水采取工程处理措施。由于大多数冲沟沟床较陡,两岸地形陡峻,不具备开挖明渠或布置泄流明槽的地形条件,而采用拦挡坝挡渣、降低沟(河)道迫降的工程措施。这些冲沟大多数为泥石流沟,或者推移质较多,若采用大断面隧洞,投资过大;而采用小断面隧洞泄水时,进口易被淤堵,发生水流漫过渣场,造成水土流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易于施工,结构稳定,工程投资小,又能满足日常取水需要的泥石流拦挡坝。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泥石流中的拦挡坝,包括坝主体和坝基础,坝主体包括挡水坝段和溢流坝段,挡水坝段水平高度高于溢流坝段水平高度,坝主体具有过流管道,过流管道具有阀门。
进一步的是:挡水坝段位于坝主体两端,溢流坝段位于坝主体中部,过流管道设于溢流坝段。
进一步的是:坝主体在过流管道进水口的一面底部为斜坡状,且斜坡最低处在远离过流管道进水口的方向。
进一步的是:过流管道进水口位于坝主体的斜坡部。
进一步的是:过流管道为至少2个,且过流管道设于同一水平面上。
进一步的是:过流管道中心线垂直于坝主体,过流管道出水口水平高度低于过流管道入水口水平高度。
进一步的是:阀门位于过流管道出水口一端。
进一步的是:坝基础底部具有凹槽。
进一步的是:坝基础在过流管道出水口一端设有防冲底板,防冲底板在与坝基础连接部的水平高度不低于坝基础顶面的水平高度。
进一步的是:防冲底板顶面为斜坡状,且斜坡最低处在远离过流管道出水口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挡水坝段、溢流坝段、过流管道组成的坝主体对泥石流形成水石分离,溢流坝段上口和过流管道同时过水,减小泥石流对下游的破坏力,又能让下游供水不间断。另外,在正常状况下,可利用坝主体中的过流管道将水流引至下游,阀门可对下游供水进行定量控制,是施工与永久运行结合利用的多用途结构,且易于施工,结构稳定,工程投资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3是图1的B-B剖面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1-坝主体、2-坝基础、11-过流管道、12-挡水坝段、13-溢流坝段、14-阀门、3-防冲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坝主体1和坝基础2,坝主体1包括挡水坝段12和溢流坝段13,挡水坝段12水平高度高于溢流坝段13水平高度,坝主体1具有过流管道11,过流管道11具有阀门14。
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可在推移质较多或泥石流频发的沟河段较宽阔处修建。为便于施工,在施工时段内,可利用半边沟床过流,半边坝主体1施工,坝主体1中设有过流管道11,待本侧坝主体1施工完成后,过流管道11做另半侧坝主体1施工的过流通道用。在过流管道11设有阀门14,在正常状况下,只从过流管道11过水,可通过阀门14控制泄水流量。既解决施工问题,且对下游供水提供定量控制,完成了施工与永久运行的结合利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挡水坝段12、溢流坝段13、过流管道11组成的坝主体1对泥石流形成水石分离,溢流坝段13上口和过流管道11同时过水,减小泥石流对下游的破坏力,又能让下游供水不间断。本实用新型易于施工,结构稳定,工程投资小。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项改进,挡水坝段12位于坝主体1两端,溢流坝段13位于坝主体1中部,过流管道11设于溢流坝段13,可使得坝主体1结构更稳定。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项改进,坝主体1在过流管道11进水口的一面底部为斜坡状,且斜坡最低处在远离过流管道11进水口的方向,过流管道11进水口位于坝主体1的斜坡部,可使得坝主体1结构更稳定。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项改进,过流管道11为至少2个,且过流管道11设于同一水平面上,一方面有利于坝主体1的结构稳定,另一方面有利于对下游供水的定量控制。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项改进,过流管道11中心线垂直于坝主体1,过流管道11出水口水平高度低于过流管道11入水口水平高度,可节约材料,方便过流管道11过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18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玉米田复合除草剂
- 下一篇:一种用于河道护坡整治的格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