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A型折叠移动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31418.8 | 申请日: | 2014-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12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李阳;石娜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佳奇 |
主分类号: | E06C1/397 | 分类号: | E06C1/397;E06C1/18;E06C1/383;E06C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7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 移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梯子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A型折叠移动梯。
背景技术
梯子是日常生活用具,即使在高科技的现代社会,梯子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在实用的基础上,方便、多功能化及外表也同样显得极为重要。但是现有市场上的梯子都有着公共的特点,那就是性能单一、占用空间比较大,而且比较笨重,显得极其不方便,很难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对多功能性、方便性、美观性的要求,而我们的设计正是为了更好地迎合顾客的这种需求,在原有梯子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使其多功能化、方便化、美观化。
在日常生活中,梯子的用途虽然向各个方面不断地发展,上房顶、修理电线、架线等等都要用到梯子,甚至在消防抢险、油罐取样等地方也要用到梯子。为了满足这些需求,现在的市场上已经有各种各样的梯子。但是这些梯子都有着一种特点,那就是占用空间比较大,而且比较笨重,显得极其不方便,梯子的搬运就很费劲,很难满足那些需要经常移动梯子以完成任务的工作人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现有技术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为弥补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A型折叠移动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A型折叠移动梯,至少包括前轮、第一转动副、第二转动副、第三转动副、第四转动副、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第四支撑杆、后轮、链条、手轮和支撑板;所述前轮对称设置在第一支撑杆底端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连接处分别通过第一转动副、第二转动副、第三转动副和第四转动副连接;所述手轮一端固定在支撑杆上,并且通过链条通过两级传动机构与后轮连接;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支撑杆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连接处分别通过第一转动副、第二转动副、第三转动副和第四转动副连接处均为转动折叠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A型折叠移动梯:
1.可以作为直梯和人字梯使用;
2.具有折叠功能,折叠后占用空间更小;
3.工作时可移动,避免了工作时不断上下梯子的麻烦,减少了工作时间;
4.折叠后可以像拉箱一样拉着走,方便了梯子的搬运;
5.造价便宜,外观大方,可普及性强;
由于本设计迎合了广大消费者对消费品方便、多功能、美观、占空间小的需求,同时不缺乏作品的实用性,而且制作起来也相对简单,并且制作成本较低。因此,我们的作品一经推出,肯定会在最大程度上吸引广大消费者的眼球,受到消费者的青昧;整体结构简单,实用 性强,制造方便,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前轮,21、第一转动副,22、第二转动副,23、第三转动副,24、第四转动副,31、第一支撑杆,32、第二支撑杆,33、第三支撑杆,34、第四支撑杆,4、后轮,5、链条,6、手轮,7、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A型折叠移动梯,至少包括前轮1、第一转动副21、第二转动副22、第三转动副23、第四转动副24、第一支撑杆31、第二支撑杆32、第三支撑杆33、第四支撑杆34、后轮4、链条5、手轮6和支撑板7;所述前轮1对称设置在第一支撑杆31底端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杆31、第二支撑杆32、第三支撑杆33和第四支撑杆34连接处分别通过第一转动副21、第二转动副22、第三转动副23和第四转动副24连接;所述手轮6一端固定在支撑杆上,并且通过链条5通过两级传动机构与后轮4连接;所述支撑板7设置在支撑杆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杆31、第二支撑杆32、第三支撑杆33和第四支撑杆34连接处分别通过第一转动副21、第二转动副22、第三转动副23和第四转动副24连接处均为转动折叠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佳奇,未经刘佳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14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噪声辅助测试登高车
- 下一篇:一种负压式紧密纺配套平台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