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量双管针阀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31039.9 | 申请日: | 2014-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6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韩毅军;时丕林;刘桂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华工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20 | 分类号: | F16K11/20;B01F7/00;B01F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37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量 双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涂胶设备的针阀,尤其用于双组份聚氨酯的微量双管针阀。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用于双组份聚氨酯涂胶设备的针阀,采用相互独立的输送通道将聚氨酯A和聚氨酯B分别输送,在混合装置中搅拌均匀,当两种组份的聚氨酯比例相差较大时,不容易控制两种组份聚氨酯进胶精度,影响配比和混合效果,特别是微量或发泡聚氨酯时,选用高精度的供胶泵计量供胶,混合效果也不理想,容易造成制品性能以及外观质量不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微量双管针阀,容易精确控制两种组份聚氨酯的进胶量,混合效果理想,制品技术性能指标良好,外观一致,特别是加工微量双组份发泡聚氨酯效果更加明显。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微量双管针阀,所述的针阀包括针阀座、密封堵头、活塞A、弹簧A、挡环、阀体、活塞B、内套、弹簧B、垫圈、调整螺母、调整螺钉、封头、阀针,阀体和针阀座用螺钉B固连,挡环、密封堵头分别采用螺纹固定在针阀座里面,活塞A的活塞部分安装在挡环和密封堵头之间,弹簧A安装在阀体和活塞A之间,活塞A可以上下移动,活塞A下端的外锥面和针阀座的下端内锥面吻合起密封作用,用来关闭或打开A胶通道;内套和封头分别采用螺纹安装在阀体的上部里面,垫圈装在内套的上端,调整螺母、调整螺钉的外螺纹依次和内套的内螺纹连接,弹簧B安装在调整螺钉和活塞B之间,阀针的上端用螺纹和活塞B固连为一体,阀针随着活塞B一起上下移动,阀针下端的锥面和阀体的下端锥面吻合起密封作用,用来关闭或打开B胶通道;采用分别输送聚氨酯A和聚氨酯B,聚氨酯A进入到A胶通道,聚氨酯B进入到B胶通道,聚氨酯A和聚氨酯B在阀针的下端汇合,聚氨酯A包裹着聚氨酯B进入到混合装置中,通过搅拌叶片的旋转混合后,从胶嘴流出,涂到工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容易控制双组份聚氨酯进胶的计量精度,特别是加工双组份聚氨酯比例相差较大或者微量双组份发泡聚氨酯时,计量精度更准确,混合效果理想,制品性能良好,外观一致。适用于双组份聚氨酯涂胶,特别适用微量发泡双组份聚氨酯涂胶,也适用于其它微量双份胶粘剂涂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微量双管针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B-B剖视图。
1、密封圈A,2、针阀座,3、密封堵头,4、活塞A,5、弹簧A,6、挡环,7、阀体,8、密封圈B,9、活塞B,10、内套,11、弹簧B,12、垫圈,13、调整螺母,14、调整螺钉,15、密封圈C,16、封头,17、密封圈D,18、密封圈E,19、阀针,20、II进气口,21、I进气口,22、通孔A,23、进胶口B,24、通孔B,25、进胶口A,26、A胶通道,27、B胶通道,28、螺钉A,29、螺钉B。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2所示,所述的微量双管针阀包括针阀座2、密封堵头3、活塞A4、弹簧A5、挡环6、阀体7、活塞B9、内套10、弹簧B11、垫圈12、调整螺母13、调整螺钉14、封头16、阀针19,阀体7和针阀座2用螺钉B29固连,挡环6、密封堵头3分别采用螺纹固定在针阀座2里面,活塞A4的活塞部分安装在挡环6和密封堵头3之间,弹簧A5安装在阀体7和活塞A4之间,活塞A4可以上下移动,活塞A4下端的外锥面和针阀座2的下端内锥面吻合起密封作用,用来关闭或打开A胶通道26;内套10和封头16分别采用螺纹安装在阀体7的上部里面,垫圈12装在内套10的上端,调整螺母13、调整螺钉14的外螺纹依次和内套10的内螺纹连接,弹簧B11安装在调整螺钉14和活塞B9之间,阀针19的上端用螺纹和活塞B9固连为一体,阀针19随着活塞B9一起上下移动,阀针19下端的锥面和阀体7的下端锥面吻合起密封作用,用来关闭或打开B胶通道27。
所述的微量双管针阀用螺钉A28或用设置在针阀座2下端的螺纹和混合装置安装固定,将针阀座2下端的出胶位置插入和混合装置中,聚氨酯A包裹着聚氨酯B进入到混合装置中,混合装置的作用是采用搅拌叶片将聚氨酯A和聚氨酯B混合均匀,微量双管针阀和混合装置一起来完成涂胶任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华工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华工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10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油泵的止回阀结构
- 下一篇:家用燃气灶旋塞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