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池塘充氧混水投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30722.0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74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郭旭强;张志新;张伟;徐玉珊;孔浩明;黄杰;代欣欣;王婷玉;毕进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荣成市渔业技术推广站 |
主分类号: | A01K61/02 | 分类号: | A01K61/02;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3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池塘 充氧混水投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类、海参等的养殖,尤其是一种池塘充氧混水投饵装置。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在池塘养殖生产过程中,水面溶解氧含量较高,而池底溶解氧含量较低。在高密度养殖的条件下,池塘底部养殖环境易发生缺氧状态而造成水生生物的大量死亡。因此,增加池底水体溶解氧含量,成为养殖生产非常重要的环节。
目前,传统充氧方式有水车式增氧、池塘底部微孔增氧等方式,而水车式增氧其水面增氧效果较好,池底增氧效果差,对于刺参等底栖养殖物并不适用;池塘底部微孔增氧需在池塘底部铺设管道存在着成本高以及管道孔易被淤泥、藻类堵塞的不足。另外,池塘养殖过程中需对养殖对象进行人工投饵喂养或进行药物杀灭,其存在饵料、药物投放不均匀的不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增氧采取水车式增氧池底增氧效果差、池塘底部微孔增氧成本高且管道孔易堵塞以及人工投饵或施药不均匀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成本低、使用方便、增氧效果好、饵料或药物投施均匀的池塘充氧混水投饵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池塘充氧混水投饵装置,其包括一充氧管,该充氧管的输入端与一充氧泵相连通,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输料管,该输料管的输入端与一料泵相连通,输料管的输出端与一混合管的输入端固定连通;在该混合管的内腔中部设有一分隔板,该分隔板将混合管的内腔分隔成一与输入端相连通的进料腔和一与输出端相连通混合腔;在分隔板上开有一束料孔;所述的充氧管的输出端封闭,在接近充氧管输出端的外管壁与混合管的外管壁之间固定连接一旁通管,该旁通管与充氧管的内腔、混合管的混合腔相连通。
在所述的充氧管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一定位杆,在该定位杆与混合管的外管壁之间固定连接一加强杆。
本实用新型是在一与料泵相连通的输料管输出端上连通一混合管,混合管的内腔经一带束料孔的分隔板分隔成一进料腔和一混合腔,一与充氧泵相连通的充氧管输出端封闭,一旁通管连通充氧管的内腔、混合管的混合腔。其利用充氧泵将空气经充氧管、旁通管压入混合管的同时,利用料泵将混合饵料或药液或水体上层富氧水由输料管送经混合管的进料腔、束料孔压入混合腔,空气与混合饵料或药液或水体上层富氧水在混合腔内充分接触、混合后,送到池塘底部,其增氧效果好,饵料或药物投施均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材料易得、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定位杆,2.旁通管,3.充氧管,4.充氧泵,5.料泵, 6.输料管,7.混合管,701.进料腔,702.混合腔,8.分隔板,9.束料孔,10.加强杆。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一种池塘充氧混水投饵装置,其包括一充氧管3和一输料管6。
如图1所示,充氧管3的输入端与充氧泵4相连通,其输出端封闭。
在图1中,输料管6的输入端与一料泵5相连通,其输出端与混合管7的输入端固定连通。为了保障物料在输料管6内输送流畅,在本实施例中,其输料管6采用的是内设防爆钢丝的管材。
在图1中,在混合管7的内腔中部设有一分隔板8,该分隔板8将混合管7的内腔分隔成进料腔701和混合腔702。其中,进料腔701与混合管7的输入端相连通,混合腔702与混合管7的输出端相连通。
在分隔板8上开有束料孔9。束料孔9对物料进行增压或释压分散作用。
如图1所示,在接近充氧管3输出端的外管壁与混合管7的外管壁之间固定连接一旁通管2,该旁通管2与充氧管3的内腔、混合管7的混合腔702相连通。
为了有效控制充氧、混水或投饵或施药的水层高度,如图1所示,在充氧管3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一定位杆1。
为了提高定位杆1的刚性,在定位杆1与混合管7的外管壁之间焊接固定一加强杆10。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其固定在养殖船尾部,充氧泵4将空气经充氧管3、旁通管2泵入到混合管7的混合腔702中;饵料或药液或池塘上层富氧水由料泵5经进料管6泵入到混合管7的进料腔701,由于分隔板上束料孔9的作用,饵料或药液或池塘上层富氧水在进料腔701内进行增压,而后流经束料孔9后进入混合腔702内,流出束料孔9的饵料或药液或池塘上层富氧水突然释压而分散开来,与空气接触而充分混合,并由混合管7的输出端送到池塘底部指定的水层。
本实用新型在充氧的同时进行混水或投饵或施药,其池底增氧效果好,有益改善池底环境,并且饵料或药液投施更均匀。本实用新型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荣成市渔业技术推广站,未经荣成市渔业技术推广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07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屏风生态鱼缸
- 下一篇:一种内设有臭氧生成器的宠物吹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