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精制棉纤维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30616.2 | 申请日: | 2014-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6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 发明(设计)人: | 周航旭;周潞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金汉江精制棉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21C11/00 | 分类号: | D21C11/00;B01D29/35;B01D29/64 |
| 代理公司: | 荆门市首创专利事务所 42107 | 代理人: | 王锋 |
| 地址: | 431900 湖北省荆门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精制 棉纤维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收装置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纤维回收装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生产精制棉的原料为棉短绒,其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木质素和半纤维素,被广泛用于食品、医药、日化、塑料、电子、造纸、冶金、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在精制棉的浸碱、预处理、漂白和碾压等生产过程中会伴随有一些细小的纤维通过回收水排出,这些排出的细小纤维不仅会对回收水造成较严重的污染,而且还会增加对回收水治理的难度,同时,排出的细小纤维也对原材料造成了一定的浪费,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回收效率高,制造成本低,不仅可以节约原材料,而且还有利于减轻回收水治理难度的精制棉纤维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精制棉纤维回收装置,它主要包括有机座、喷淋管、进水管、驱动电机、外壳、圆筒筛和清理刷,所述喷淋管活动安装在机座上,驱动电机固定在机座上并与喷淋管传动连接,所述进水管与喷淋管相连通,所述清理刷成排呈发散状固定安装在喷淋管上,外壳呈圆筒状通过支架固定在机座上并将清理刷罩置在其内,所述圆筒筛固定安装在圆筒状外壳内侧,圆筒筛的内侧与清理刷相接触。
所述外壳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孔。
所述圆筒筛呈倾斜状。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将回收水通过进水管输入喷淋管内后喷淋在圆筒筛内侧,再在清理刷的作用下将水和纤维进行分离,水从外壳的排水孔排出,纤维从圆筒筛的端部排出,从而实现了纤维的有效回收,回收效率高,制造成本低,不仅可以将回收的纤维再利用,达到节约原材料的目的,而且还有利于大大减轻回收水的治理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所示,精制棉纤维回收装置,它主要包括有机座1、喷淋管2、进水管3、驱动电机4、外壳5、圆筒筛6和清理刷7,所述喷淋管2活动安装在机座1上,驱动电机4固定在机座1上并与喷淋管2传动连接,所述进水管3与喷淋管2相连通,所述清理刷7成排呈发散状固定安装在喷淋管2上,在驱动电机4的驱动作用下,喷淋管2带动清理刷7转动,外壳5呈圆筒状通过支架8固定在机座1上并将清理刷7罩置在其内,所述圆筒筛6固定安装在圆筒状外壳5内侧,圆筒筛6的内侧与清理刷7相接触,在圆筒筛6上实现纤维与水的有效分离,在外壳5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孔9,利于回收水的外排和收集,将圆筒筛6呈倾斜状,方便分离后的纤维顺利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金汉江精制棉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金汉江精制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06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笼结构
- 下一篇:切草机切刀轴安装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