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脊椎椎板成型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29712.5 | 申请日: | 2014-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2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利;刘明岩;张晓非;刘瑞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学利 |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陈娟 |
| 地址: | 30012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脊椎 成型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脊椎椎板,尤其是一种脊椎椎板成型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脊椎椎管(人体神经系统贯穿通道)狭窄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临床特征显现神经痛、肌肉痛及运动障碍等,严重地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引起瘫痪。目前普遍使用的手术治疗方法称为椎板成型术,其方法是切开脊椎的后椎板,拉开切口并加以固定,以达到扩大椎管空间缓解神经压迫的目的。目前在临床中使用比较普遍的椎板成型术为单开门椎板成型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在手术时是切开后椎板的一侧,并在对侧相位置切槽形成“门轴”,然后拉开切口使后椎板向对侧翻转形成“开门”,使用单开门椎板成型固定钢板(简称单开门钢板)“顶住”掀开的后椎板,以此扩大椎管的截面积,消除由椎管狭窄所造成的神经压迫及其临床症状。现有单开门钢板的固定底座有横排固定骨螺钉和竖排固定骨螺钉两种固定形式。由于横排固定骨螺钉形式能够较好的控制固定钢板的侧向摆动,与竖排固定骨螺钉形式相比更为稳定,因此临床使用更为普遍。在手术时安装单开门钢板时,固定底座由骨螺钉固定在脊椎的侧方骨块上,单开门钢板的上方顶住掀开的后椎板。
现有单开门钢板的横排固定底座均与单开门钢板的纵轴垂直,而侧方骨块表面随脊柱节段不同有一个不规则的通常向下的倾角,直接固定底座会造成单开门钢板向侧方骨块的下方滑动,造成操作与侧方骨块贴合不佳,在这种情况下通常需要去掉一部分侧方骨块的皮质表面,但是这会延长手术的时间,并且降低固定质量。因此需要一种在手术时更加便于安装的椎板成型固定钢板。
通过检索,发现如下相关专利文献:
1、一种用于颈椎体的椎板钢板(CN102335037A),公开了的椎板钢板具有夹持端,所述夹持端具有夹持椎板切口端的上夹板和下夹板,所述夹持端还设有卡入椎板切口端端口卡槽内的卡位块。该专利的主要创新点在卡位块,其作用是限制椎板切口端摆动而脱离椎板钢板的容纳口,从而提高椎板钢板夹持椎板切口端的稳定可靠性,与本专利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不同,采用的技术方案也有显著区别。
2、一种颈椎成型钢板(CN202665673U),包括本体,本体包括外形呈Z形的支架,支架上端为上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螺钉安装孔,支架下端为下固定板,固定板上亦设有螺钉安装孔,支架靠近上固定板内侧设有上支撑板,支架靠近下固定板内侧设有下支撑板。该专利中公开的钢板结构既为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钢板,其缺点是下固定板为与支架垂直平面,由于侧方骨块表面随脊柱节段不同有一个不规则的通常向下的倾角,直接固定下固定板会造成钢板向侧方骨块的下方滑动,造成操作与侧方骨块贴合不佳。
通过比较,未发现有与本专利申请解决技术问题相同,技术方案相似的公开专利文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与侧方骨块完美贴合、有效缩短手术时间,而且安装、调节方便的脊椎椎板成型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脊椎椎板成型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架、后椎板固定板及侧方骨块固定板,所述支撑架为弧形,其左端为限位板、右端为挡板,在支撑架的左侧上表面向上延伸一体制有一J型后椎板固定板,该后椎板固定板与限位板之间形成卡槽,在支撑架的右侧上表面水平向右延伸一体制有一侧方骨块固定板,在后椎板固定板上制有骨螺钉安装孔,所述的侧方骨块固定板为前、后两端向上弯曲的弧形结构,在侧方骨块固定板上制有骨螺钉安装孔排。
而且,所述的孔排由若干个直径相同的骨螺钉安装孔交叠排列构成,相邻的安装孔相连通。
而且,在侧方骨块固定板的前、后两端分别向外延伸一体制有弯曲的翼板。
而且,在两翼板上均制有骨螺钉安装孔。
而且,所述制在两翼板上的骨螺钉安装孔均与侧方骨块固定板上的骨螺钉安装孔排连通。
而且,所述后椎板固定板的长度大于限位板的长度。
而且,所述的后椎板固定板上骨螺钉安装孔的数量为2个,该两个安装孔沿后椎板固定板的横向对称排布。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固定装置的侧方骨块固定板为前、后两端向上弯曲的弧形结构,因此在手术时能方便调整位置,确保本装置与不平整的脊椎表面紧密贴合,同时无需考虑脊椎椎板的开口方向,也无需去除侧方骨块的皮质表面,减少手术误差,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和固定质量,为脊椎椎板固定成型手术带来了极大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学利,未经张学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297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