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尾管悬挂器传压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29092.5 | 申请日: | 2014-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5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徐少俊;王文涛;王浩;颜斌;柯学;潘发林;邹新国;沈春林;李勇龙;范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3/01 | 分类号: | E21B23/01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汤建武;周星莹 |
地址: | 83002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悬挂 器传压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尾管悬挂器传压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液压尾管悬挂器传压杆。
背景技术
尾管固完井是通过尾管悬挂器悬挂下部管串送入预定位置,然后座挂、丢手提出中心杆和上部钻具的完井工艺。尾管悬挂器分为机械式和液压式,液压式尾管悬挂器因其稳定性高,操作简单,应用较为广泛。但是常规液压尾管悬挂器中心杆传压杆部分在悬挂器下入和洗井过程中,存在着泥浆固相进入传压孔后影响后续液缸运动,对后续的座挂造成不利的影响,当洗井压力过高时,容易导致液压尾管悬挂器提前座挂,提高了完井的风险,降低了座挂的成功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压尾管悬挂器传压杆,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在悬挂器下入和洗井过程中存在的泥浆的固相容易进入传压孔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液压尾管悬挂器传压杆,包括筒体和内滑套,在内滑套的上部外侧固定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与筒体内侧通过剪切销钉固定安装在一起,在环形凸台下方的筒体内固定有支撑套,内滑套的下部外侧与支撑套的上部内侧套装在一起,在环形凸台与支撑套之间形成环形的空腔,在与空腔对应的筒体上沿圆周间隔分布有不少于两个的传压孔,在筒体上部有内螺纹或外螺纹,在筒体下部有外螺纹或内螺纹。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环形凸台以及与环形凸台对应的内滑套上径向可有安装孔,在筒体的内侧有与安装孔对应的上盲孔,环形凸台与筒体内侧通过安装孔、上盲孔和剪切销钉固定安装在一起,环形凸台顶端与传压孔之间的距离小于空腔的高度。
上述支撑套径向可有固定孔,在筒体的内侧有与固定孔对应的下盲孔,支撑套通过固定孔、下盲孔和固定销钉与筒体固定安装在一起。
上述筒体上部沿圆周间隔可分布有至少两个的上防松销钉孔,在筒体下部沿圆周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的下防松销钉孔。
上述环形凸台外侧与筒体内侧之间可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道的密封圈,在内滑套下部外侧与支撑套内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道的密封圈,在支撑套外侧与筒体内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道的密封圈。
上述筒体上部可有内螺纹,在筒体下部有内螺纹。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在悬挂器下入和洗井过程中,内滑套的设置能够有效地防止泥浆的固相进入传压孔,为后续的座挂提供了有力的基础,降低了完井的风险,提高了座挂的成功率,另外,剪切销钉和固定销钉的设置能够有效地防止液压尾管悬挂器发生提前座挂,进一步降低了完井的风险,提高了座挂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未剪断剪切销钉的主视半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剪断剪切销钉的主视半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筒体,2为内滑套,3为环形凸台,4为支撑套,5为空腔,6为传压孔,7为剪切销钉,8为固定销钉,9为上防松销钉孔,10为下防松销钉孔,11为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2所示,该液压尾管悬挂器传压杆包括筒体1和内滑套2,在内滑套2的上部外侧固定有环形凸台3,环形凸台3与筒体1内侧通过剪切销钉7固定安装在一起,在环形凸台3下方的筒体1内固定有支撑套4,内滑套2的下部外侧与支撑套4的上部内侧套装在一起,在环形凸台3与支撑套4之间形成环形的空腔5,在与空腔5对应的筒体1上沿圆周间隔分布有不少于两个的传压孔6,在筒体1上部有内螺纹或外螺纹,在筒体1下部有外螺纹或内螺纹。在悬挂器下入和洗井过程中,内滑套2的设置能够有效地防止泥浆的固相进入传压孔6,进而,保证了后续液缸运动的有序进行,为后续的座挂提供了有力的基础,降低了完井的风险,提高了座挂的成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290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深海油田井口防喷立式节流压井管汇
- 下一篇:一种新型采油井防漏失洗井管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