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膜泵活塞杆紧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28796.0 | 申请日: | 2014-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0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凌学勤;冯智睿;张立华;王晨;张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有色(沈阳)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14 | 分类号: | F04B53/14;F04B53/16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110144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膜 活塞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隔膜泵活塞杆与介杆的安装工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膜泵活塞杆紧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隔膜泵活塞杆与介杆的联接结构属于两细长杆刚性联接,在往复运动过程中承受交变载荷,以往多采用顶推螺母型式,其结构如图3所示,先将活塞杆11与介杆3螺纹连接,然后将顶推螺母14拧紧,最后再拧紧顶推螺栓13,从而完成介杆3与活塞杆11的预紧和防松。
这种结构防松效果较差,易出现联接松动,造成两杆件不同轴,影响动力输出,产生噪音,造成活塞杆断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防松效果好,预紧力强的隔膜泵活塞杆紧定装置。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活塞杆和介杆,活塞杆的端部通过螺纹同介杆相连,其特征在于:活塞杆上通过螺纹设置有第一预紧螺母,介杆上通过螺纹设置有第二预紧螺母,第一预紧螺母和第二预紧螺母之间设置有缸套,缸套的一侧内设置有与缸套配合的缸芯,缸套和缸芯之间设置有液压腔,所述缸套上设置有连通液压腔的注油孔7;所述缸套的另一侧设置有顶套,所述顶套与第二预紧螺母相接触,所述缸芯与第一预紧螺母相接触;所述顶套的活塞杆上通过螺纹设置有紧定螺母;所述紧定螺母与介杆接触;所述顶套上相应于紧定螺母设置有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将现有技术中的顶推螺母形式的锁紧结构改进为可打压的液压紧定装置,使用时,可通过手动泵打压后,增加活塞杆外螺纹的拉伸量,从而产生预紧力,使其在往复运动过程中,有良好的防松作用。
2、本实用新型在打压紧定后,可实现较长时间的紧定效果,避免连接松动后的多次检修和重新锁紧,维修次数少,连续运转率高,提高隔膜本动力输出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现有紧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缸套、2为紧定螺母、3为介杆、4为第二预紧螺母、5为顶套、6为液压腔、7为注油孔7、8为螺塞、9为缸芯、10为第一预紧螺母、11为活塞杆、12为开口、13为现有技术中的顶推螺母、14为现有技术中的顶推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活塞杆11和介杆3,活塞杆11的端部通过螺纹同介杆3相连,其特征在于:活塞杆11上通过螺纹设置有第一预紧螺母10,介杆3上通过螺纹设置有第二预紧螺母4,第一预紧螺母10和第二预紧螺母4之间设置有缸套1,缸套1的一侧内设置有与缸套1配合的缸芯9,缸套1和缸芯9之间设置有液压腔6,所述缸套1上设置有连通液压腔6的注油孔7;所述缸套1的另一侧设置有顶套5,所述顶套5与第二预紧螺母4相接触,所述缸芯9与第一预紧螺母10相接触;所述顶套5的活塞杆11上通过螺纹设置有紧定螺母2;所述紧定螺母2与介杆3接触;所述顶套5上相应于紧定螺母2设置有开口12。
所述缸套1和缸芯9之间相应于液压腔6的两侧均设置有密封胶圈和挡圈。
所述注油孔7设置至少两个;注油孔7内均设置有螺塞8。通过设置多个注油孔7,可通过一个注油孔7进行注油,另一注油孔7用于放气;使用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次动作过程:首先将第一预紧螺母10旋至活塞杆11螺纹最里端,然后装入缸芯9,并将左右两端密封胶圈和挡圈放至缸芯9相应密封槽内,再将缸套1置于缸芯9外部安装完毕,将紧定螺母2旋进活塞杆11螺纹外侧,此时活塞杆11及其上紧定装置部分零件安装完成。
接下来将第二预紧螺母4安装于介杆3外螺纹处,再将活塞杆11及其上紧定装置零件一起拧进介杆3内螺纹。
打压时,取下一处螺塞8,连接压力泵,保证另一处螺塞8位于缸套1最上部作为放气孔,给压前取下螺塞8,待螺孔中有油液流出时,将螺塞8重新安装拧紧,必要时允许加密封填料提高密封性。打压后会对活塞杆11两拧紧螺母间螺纹段产生一定的拉伸变形量,此时用扳手备紧活塞杆11外侧的紧定螺母2,使之紧靠介杆3。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有色(沈阳)泵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有色(沈阳)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287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钻井泥浆盘状密封砂泵
- 下一篇:一种铸造零件切屑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