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小型动物的显微血管夹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28764.0 | 申请日: | 2014-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4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 发明(设计)人: | 林洪丽;董何彦;沈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D1/00 | 分类号: | A61D1/00 |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曲宝威 |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小型 动物 显微 血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血管夹,特别是一种用于小型动物的显微血管夹。
背景技术
对于小型动物,包括小鼠、小兔等,在对其手术或医学实验时,开腹后需要夹持工具对显微血管进行夹持。目前夹持血管的工具包括止血钳,止血钳体积较大,对于小型动物来说并不方便,而且不能做到术后几天取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合于小型动物、体积小、方便术中操作的用于小型动物的显微血管夹,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小型动物的显微血管夹,由折弯的弹性金属片构成,在金属片的折弯部的两侧有对称的第一手捏部和第二手捏部,第一手捏部通过第一过渡部与第一夹持部相接,第二手捏部通过第二过渡部与第二夹持部相接,第一过渡部和第二过渡部相互交叉重叠并使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相对于第一手捏部和第二手捏部相互交错,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在折弯部的弹性作用下相互闭合;所述的构成显微血管夹的金属片侧边处均为圆角状;所述的构成显微血管夹的金属片外表面均设有PVP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小型动物的显微血管夹,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方便术中操作、特另适合于对小型动物进行医学实验、不粘连动物组织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小型动物的显微血管夹受捏后夹持血管的开口张开后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小型动物的显微血管夹由折弯的弹性金属片构成,在金属片的折弯部1的两侧有对称的第一手捏部2和第二手捏部5,第一手捏部2通过第一过渡部3与第一夹持部4相接,第二手捏部5通过第二过渡部6与第二夹持部7相接,第一过渡部3和第二过渡部6相互交叉重叠并使第一夹持部4和第二夹持部7相对于第一手捏部2和第二手捏部5相互交错,第一夹持部4和第二夹持部7在折弯部1的弹性作用下相互闭合,即贴合在一起。
构成显微血管夹的金属片侧边处均为圆角状,即非棱角状,防止锋利的棱角对血管组织或其他组织造成破坏。
构成显微血管夹的金属片外表面均设有PVP涂层,涂层的涂覆过程如下:
1、首先对血管夹进行清洗,95%酒精擦拭样品表面,自然晾干10分钟;
2、用硅烷偶联剂浸涂,时间20秒,然后将血管夹匀速提出硅烷偶联剂溶液池,形成底层;
3、干燥定型:紫外照射30秒,通风30秒;
4、用PVP溶液(聚乙烯吡咯烷酮)浸涂,形成表层,时间20秒;然后匀速提出溶液池;
5、干燥定型:紫外照射30秒,通风30秒。
为了使血管夹表面光滑,可以选择化学抛光处理,即电化学抛光处理。
如图3所示:当手捏血管夹时,第一夹持部4和第二夹持部7可张开,形
成开口8,对准显微血管后松开管夹,在弹力作用下即可将位于开口8内的显微血管夹紧。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小型动物的显微血管夹,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方便术中操作、特另适合于对小型动物进行医学实验、不粘连动物组织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287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鼠脊髓挫伤制模实验台
- 下一篇:可拆装一次性拔牙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