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动吹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28744.3 | 申请日: | 2014-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4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耿昀;姚健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陵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D06F58/10 | 分类号: | D06F58/10;F16H1/22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116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动 吹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涤配套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手动吹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虽然有各种吹风装置,尤其人们出门在外住在宾馆或其他场所,换洗衣服不多,随身衣物洗好之后需要快速风干,而现有的吹风装置都是一个风口将风吹出。这种设置只能对衣服的一个面吹,其他地方吹不到,导致风干速度不够快,风干效果不均匀,影响吹风装置效率。有些地方不适合用电驱动的吹风装置,会造成潜在的危险,例如澡堂、水会等地,如果能采用人力进行风干则适用性会提升很多。然而,用手动风干的时候变速齿轮作为主要的传力件,在多水的情况下会逐渐生锈磨损,齿轮之间极易打滑,影响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现状,而提供风干速度快,风干效果均匀、齿轮不易打滑的手动吹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风道吹风装置,包括吹风装置主体,吹风装置主体包括外壳体和内筒体,吹风装置主体的下部设置有进风通道,进风通道与内筒体下部连通,其中:内筒体与进风通道连通处设置有能斜向吹风的风扇装置,风扇装置通过变速箱与手动摇柄连接,风扇装置包括有第一斜风扇和第二斜风扇,第一斜风扇倾斜方向为左上倾斜,第二斜风扇的倾斜方向为右上倾斜,第一斜风扇和第二斜风扇共用同一个风扇传动轴,风扇传动轴一端与第一斜风扇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斜风扇连接,风扇传动轴穿过第一斜齿轮并与第一斜齿轮固定连接,第一斜齿轮咬合配合有第二斜齿轮,第一斜齿轮的轮轴为水平设置,第二斜齿轮的轮轴为竖直设置,第二斜齿轮的轮轴连接第三斜齿轮,斜齿轮咬合配合有第四斜齿轮,第四斜齿轮的轮轴水平设置且伸入变速箱中,变速箱内包括有相互咬合的第一直齿轮和第二直齿轮,第一直齿轮的轮径大于第二直齿轮的轮径,第四斜齿轮的轮轴与第二直齿轮的轮轴为一体件,第一直齿轮的轮轴伸出变速箱连接手动摇柄,第一直齿轮的轮齿上设置有轮齿凸体,第二直齿轮的轮齿上设置有轮齿凹槽,第一直齿轮的轮齿与第二斜齿轮的轮齿咬合时轮齿凸体正好卡入轮齿凹槽使第一直齿轮与第二斜齿轮相互限位配合,第一直齿轮的齿轮体为中空轮体,第一直齿轮的轮轴通过轮体骨架与齿轮体连为一体。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吹风装置主体与进风通道的连接处设置有进气法兰。
上述的第一斜齿轮的轮轴上装配有第一固定架,第一固定架包括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一支持杆,第一斜齿轮的轮轴穿过第一固定块并与第一固定块可转动配合。
上述的第二斜齿轮的轮轴上装配有第二固定架,第二固定架包括有第二固定块和第二支持杆,第二斜齿轮的轮轴穿过第二固定块并与第二固定块可转动配合。
上述的第三斜齿轮的轮轴上装配有第三固定架,第三固定架包括有第三固定块和第三支持杆,第三斜齿轮的轮轴穿过第三固定块并与第三固定块可转动配合。
上述的手动摇柄端部包设有防滑护套。
上述的第一斜齿轮、第二斜齿轮、第三斜齿轮和第四斜齿轮均为梯形齿轮,两个相配合的梯形齿轮的斜面相互咬合从而使水平设置轮轴与竖直设置的轮轴传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吹风装置风扇传动部分不使用电作为能源,采用手摇柄的方式进行操作,当摇动手动摇柄时,第一直齿轮带动第二直齿轮转动,第二直齿轮带动第四斜齿轮转动,然后第四斜齿轮依次带动第三斜齿轮、第二斜齿轮和第一斜齿轮转动,第一斜齿轮带动第一斜风扇和第二斜风扇转动,产生斜向风,斜向风经过内筒体的转向,从侧面吹向放在内筒体中的衣物。这样,就形成了数个风道,从多个方向对内筒体中的衣物进行吹干,效率倍增,因为吹干方向多样,衣服的不同部分都能受到风吹,风干效果均匀,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一对大小不等的直齿轮,即第一直齿轮和第二直齿轮,与摇柄连接的第一直齿轮轮径大于第二直齿轮的轮径,这样当手柄转一圈的时候会使斜风扇转上数圈,提高效率。本实用新型第一直齿轮轮齿凸体和第二直齿轮的轮齿凹槽能相互咬合,杜绝打滑现象,使本实用新型的风干装置在经过长时间使用之后,变速箱依然能正常传力,稳定工作。第一齿轮比第二齿轮要大,出于节约考虑,将第一齿轮做成空心状。
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风干速度快,风干效果均匀、齿轮不易打滑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直齿轮和第二直齿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一直齿轮的轮齿和第二直齿轮的轮齿咬合处的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陵科技学院,未经金陵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287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挂烫机散热结构及挂烫机
- 下一篇:特种电加热EP浸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