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27240.X | 申请日: | 2014-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0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恩斯克万达电动转向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58 | 分类号: | F16C33/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58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闻堰镇亚***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可适配直径大小不同的轴的轴承。
背景技术
轴承是在机械传动过程中起固定和减小载荷摩擦系数的部件。也可以说,当其它机件在轴上彼此产生相对运动时,用来降低动力传递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和保持轴中心位置固定的机件。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举足轻重的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用以降低设备在传动过程中的机械载荷摩擦系数。
轴承通常包括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滚珠轴承的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之间设置有滚珠,使用时将轴穿设于轴承内圈内,使其与轴承内圈固定,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相对转动,以达到减小摩擦的目的。
每个轴承的轴承内圈的内径均为固定大小无法调节,与此同时使用的轴的直径大小也无法调节,当套设在轴上的轴承油损坏需要更换时,需要寻找一模一样的轴承进行更换,否则轴与轴承内圈无法相配合固定,但当身边无一样的轴承时便无法继续更换使用,影响实际的使用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根据轴的直径大小等实际情况来调节轴承内径大小的轴承,使用更加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轴承内圈内沿径向依次设置有若干个调节圈,若干调节圈均同轴设置,若干调节圈均与轴承内圈联动,若干调节圈之间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承内圈的内径为固定值,可连接的轴的外径大小固定,轴承内圈设置有调节圈,调节圈沿径向设置,则调节圈自外至内的内径依次减小,根据实际使用的轴的外径的大小,拆卸或安装调节圈以达到调节圈内径与轴的外径相同,便可将轴安装上,使得轴与整个轴承适配,轴在转动时,带动与其连接的调节圈转动,调节圈与轴承内圈联动,则使得轴承发挥作用,使用更加灵活方便,无需被轴承内圈的内径所限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轴承内圈及若干调节圈对应轴线一面均设置有键槽,若干调节圈对应轴线的另一侧均设置有与键槽相配合的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键与键槽相配合,保证轴在带动调节圈转动时,调节圈可与轴承内圈联动,防止调节圈与轴承内圈之间发生打滑而相对转动,使轴承磨损或无法发挥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若干调节圈上均设置有法兰,法兰上开设有若干通孔,轴承内圈及调节圈上均设置有与通孔对应螺孔,通孔及螺孔内穿设有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螺栓拧紧,可将带有法兰的调节圈之间固定牢固,使调节圈与轴承内圈固定牢固,使得所有调节圈在轴向上无法移动,防止脱落,同时进一步防止调节圈与轴承内圈之间发生相对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调节圈上设置有容纳与其相连的内层调节圈上的法兰的容纳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圈在相互配合时,法兰放入容纳槽内,与容纳槽配合,使得调节圈侧面平滑,无凸起物,节省空间,同时防止调节圈撞到异物损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轴承可以根据轴的直径大小等实际情况来调节轴承内径大小,使用更加自由容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轴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轴承调节圈相互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轴承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轴承的后视图;
图5为图4中A-A处的剖面视图。
附图标记:1、轴承外圈;2、轴承内圈;3、调节圈;31、法兰;312、通孔;32、键;33、键槽;34、容纳槽;341、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轴承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轴承,包括轴承外圈1和轴承内圈2,轴承内圈2内沿径向依次设置有若干个调节圈3,若干调节圈3均同轴设置,若干调节圈3均与轴承内圈2联动,若干调节圈3之间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优选的调节圈3设置有3个,轴承内圈2的内径为固定值,可连接的轴的外径大小固定,轴承内圈2设置有调节圈3,调节圈3沿径向设置,则调节圈3自外至内的内径依次减小,优选各调节圈3之间过盈配合,根据实际使用的轴的外径的大小,拆卸或安装调节圈3以达到调节圈3内径与轴的外径相同,便可将轴安装上,使得轴与整个轴承适配,轴在转动时,带动与其连接的调节圈3转动,调节圈3与轴承内圈2联动,则使得轴承发挥作用,使用更加灵活方便,无需被轴承内圈2的内径所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恩斯克万达电动转向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恩斯克万达电动转向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272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的整体式辊道轴承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开缝关节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