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喇叭振膜支架改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26734.6 | 申请日: | 2014-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4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周业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2 | 分类号: | H04R9/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何为;袁颖华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喇叭 支架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喇叭振膜支架改良结构,尤指振膜底下一体成型设有数个支撑脚,使结构更稳固、黏接位置少、对位准确、组装更为方便,能有效减化组合步骤,大幅提高良品率,并降低故障,确保喇叭正常输出的发音质量。
背景技术
科技发达影音设备不断推陈出新,随着消费者对影音质感的要求日愈提高,相关的影音设备除了音响本身要高档之外,其终端输出设备的喇叭也是决定音质好坏的一项重要因素。
如图1所示,已知喇叭的组合结构,其盆架前方设有一扩大口,而后方容设有一磁回(圆铁),在磁回中间置一音圈,在盆架扩大口与音圈之间黏置设有一振膜,而振膜下方则间隔设有一弹波片。虽然组成的喇叭音质佳但相对组合体积较大,不利于配置在新产品体积渐缩内部容纳空间有限的影音设备中,如果为了勉强搭配就必须相对缩小喇叭尺寸,但其所发出音波就没有办法有效地降低最低共振频率,导致输出音效不尽理想,为其最大缺点。
碍于已知的振膜结构大都呈一盆体设计,使振膜与音圈组合后,弹波片都必须黏设在音圈的边上,是造成已知喇叭外观体积无法有效缩小的主因。
为了突破上述振膜结构组合上的限制,较先进的喇叭结构如美国专利第5734132号,其是在振膜底下音圈的同心圆外部再增加一个筒型支架,其下端供弹波片黏接并局部间隔罩套到磁回上,使新式喇叭组合时体积能有效缩小。
但,其结构设计上仍旧采用传统盆体的振膜,故使喇叭组成时,筒型支架的上、下端与振膜及弹波片间,必须经过两道特殊黏接手续,不但上下准确对位难度高,组装步骤复杂,各部组装相对黏接必须相当牢固,否则很容易就会产生不良品。而且组成的喇叭使用时,因为筒型支架是一额外附加的组件,其上下又都设有黏接处,故久用后可能会些微剥落,而影响喇叭正常输出产生杂音。为其最大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创作者乃精心研究,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喇叭振膜支架改良结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喇叭振膜支架改良结构,主要包括盆架、音圈及振膜,该盆架前方设扩大口,而后方容设有磁回;该音圈置在磁回中间,该振膜置于盆架扩大口上,内径与音圈相黏;其特点是:还包括弹波片,所述振膜具有软质悬边及硬质振动片,该软质悬边固定于盆架扩大口上,该硬质振动片的内径与该音圈相黏,振膜底下具有一体成型的数个支撑脚,以与弹波内径固定圈黏合,该弹波片具有弹波外平面和弹波内平面,该弹波外平面设于盆架的内阶,弹波内平面固定于弹波内径固定圈上,形成一支撑振膜的结构,用以将弹波片固定于磁回外缘。
所述数个支撑脚间隔环设有透气间距。
所述弹波内径固定圈正面为U形环以供支撑脚黏合,背面为平面以黏合该弹波内平面。
所述振膜由金属、塑料或纸制成。
所述振膜的上方设有连接部,以结合一上盖。
藉此,能有效降低喇叭整体组合高度以缩小体积;振膜与支撑脚为一体结构,使之更为稳固;黏接位置少、对位准确,使组装更为方便,能有效减化组合步骤,大幅提高良品率;并降低故障,确保喇叭正常输出的发音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已知喇叭的组合平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平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振膜加设造型上盖的平面图。
标号说明:
1...盆架 11...扩大口
12...内阶 2...磁回
3...音圈 4...振膜
40...软质悬边 41...硬质振动片
416...连接部 42...音圈固定孔
45...支撑脚 451...透气间距
46...弹波内径固定圈 5...弹波片
51...弹波外平面 52...弹波内平面
6...上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介绍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成及其操作功能,兹配合图式说明如后;如图2-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喇叭振膜支架改良结构,主要包括:
盆架1,前方设扩大口11,而后方容设有磁回2;
音圈3,置在磁回2中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美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267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H酸生产废水处理工艺
- 下一篇:纳、埃联合膜过滤中央净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