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吸引器的喉显微手术抓钳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25861.4 | 申请日: | 2014-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3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朱秋蓓;范静平;吴建;纪伟平;赵舒薇;郎军添;刘环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8/20 | 分类号: | A61B18/20;A61M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赵青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引 显微 手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激光喉显微手术时能够同时抓取病变部位和吸除手术产生烟雾的喉显微手术抓钳。
背景技术
喉部病变种类多样,常见的如声带息肉、声带白斑,喉癌等,需要在检查治疗过程中对病变部位进行吸引切除。由于喉部解剖精细、病变部位较小,特别是当病变部位发生于声门区时,一旦操作不慎往往伤及正常组织,影响术后声音恢复及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对喉部病变部位的治疗多采用在显微镜下进行激光操作。
目前的激光喉显微手术缺乏专门的牵拉器械,因此医师在支撑喉镜有限的空间中,常选择常规的喉显微手术器械和吸引管,用来牵拉病变部位及吸除激光气化病变部位产生的烟雾及血液。常规喉显微手术器械的头端多为杯状或鳄鱼嘴状,抓取病变部位时常将病变部位直接切下,不能达到牵拉病变部位、为激光提供操作空间的目的;且使用多个手术器械会导致操作空间有限,不仅影响手术视野,延长手术时间,还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目前急需一种用于激光喉显微手术时能够同时抓取病变部位和吸除手术产生烟雾的喉显微手术抓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激光喉显微手术时能够同时抓取病变部位和吸除手术产生烟雾的喉显微手术抓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吸引器的喉显微手术抓钳,包括相互连接的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所述固定手柄连接钳杆的尾端,钳杆内设有拉杆槽,所述拉杆槽内套设拉杆,拉杆的尾端连接活动手柄,所述拉杆的头端连接活动抓钳头;
所述钳杆的头端连接固定抓钳头;
所述活动抓钳头和固定抓钳头相互连接,活动抓钳头和固定抓钳头形成有容纳空间,通过活动抓钳头和固定抓钳头的相互配合抓取提拉病变部位,为激光提供操作空间,且容纳空间可以很好地容纳病变部位,抓取提拉的同时不会直接切下病变部位,不影响激光操作。
所述钳杆上设有吸引管,吸引管的尾端连接负压吸引瓶,吸引管的头端可以伸入手术部位区域,吸除手术产生烟雾,使术野清晰,有利于提高操作的速度和质量。
优选地,所述的活动抓钳头和固定抓钳头均为爪型结构,所述爪型结构可以是3爪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吸引管连接在钳杆的轴向外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的拉杆槽内设有拉杆座,所述拉杆套设在拉杆座内。
优选地,所述的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通过手柄连接螺母进行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拉杆通过拉杆固定销和活动抓钳头进行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钳杆通过钳头固定销和固定抓钳头进行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固定手柄、连接钳杆及固定抓钳头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拉杆的长度为130mm~170mm,一般选取150mm。
优选地,所述的吸引管的长度为110mm~150mm,一般选取13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在激光喉显微手术时同时满足进行抓取病变部位及吸除手术产生烟雾,使术野清晰,有利于提高操作的速度和质量,减轻患者痛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抓钳头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活动抓钳头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固定手柄 2-活动手柄 3-手柄连接螺母
4-拉杆槽 5-拉杆 6-拉杆座
7-连接钳杆 8-钳头固定销 9-拉杆固定销
10-固定抓钳头 11-活动抓钳头 12-容纳空间
13-吸引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的一种带吸引器的喉显微手术抓钳,包括固定手柄1、活动手柄2、手柄连接螺母3、拉杆槽4、拉杆5、拉杆座6、钳杆7、钳头固定销8、拉杆固定销9、固定抓钳头10和活动抓钳头11。
所述的固定手柄1和活动手柄2通过手柄连接螺母3进行连接。
固定手柄1连接钳杆7的尾端,所述钳杆7内设有拉杆槽4,拉杆槽4内设有拉杆座6,拉杆座6内套设拉杆5,拉杆5的尾端连接活动手柄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258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神经外科手术臂托
- 下一篇:一种腹腔穿刺抽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