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水平转体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24237.2 | 申请日: | 2014-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8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 发明(设计)人: | 彭建萍;梁新礼;杨仁恒;陈南宁;刘卫松;万建桥;李小波;程沙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21/08 | 分类号: | E01D2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魏殿绅;庞炳良 |
| 地址: | 4301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桥梁 施工 水平 转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转体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水平转体系统。
背景技术
转体系统是一种桥梁架设的辅助装置,通常用于传统施工难以实现桥梁架设的情况中。
采用转体系统进行桥梁架设时,通常先在预定位置完成桥梁主体的浇筑,然后通过转体系统转动主梁至设计位置,最后浇筑完成桥梁的合龙段,实现主桥的施工。随着桥梁跨度的增大,主梁的重量由早期的千吨级发展到目前的万吨级。
现有的转体系统通常包括设置于承台顶部的下转盘和设置于桥墩底部的上转盘,上转盘设置于下转盘的顶部,上转盘和下转盘之间设置有上球铰、下球铰。
上转盘的底部均匀设置有6~12个转体撑脚,其中,2个转体撑脚的连接线与桥梁主梁的中心线重合,下转盘的顶部设置有用于与转体撑脚配合使用的环形滑道,环形滑道上设有临时助推反力座。
现有的桥梁转体系统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缺陷:
(1)转体系统在转体前,必须在梁体的一端进行配重,此时,2个位于主梁纵向中心线的转体撑脚和下球铰位于同一直线上,2个转体撑脚的受力不均匀,导致其中一个转体撑脚与环形滑道脱离,另一个转体撑脚与环形滑道接触,在其他撑脚假定悬空的情况下,上球铰与环形滑道呈现两点受力状态,由于两点受力不稳定,受桥梁左右幅压重不平衡产生的力矩影响,转体系统在转动过程中,容易造成转体系统沿绕梁体纵向轴线发生转动,稳定性较差。
(2)环形滑道上设置有助推反力座,助推反力座的质量较大,将助推反力座放置在位于承台顶部的环形滑道上,施工难度较大;助推反力座位于上转盘和下转盘之间,由于助推反力座的体积较大,会占用大量的空间,使得上球绞和下球绞的活动空间较小,因此,助推反力座在实际施工中难以使用,现有的转体系统难以实现助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水平转体系统,不仅比较安全,而且成本较低。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水平转体系统,包括相对设置的上转盘和下转盘,上转盘的底部固定有上球铰,下转盘的顶部固定有用于与上球铰配合使用的下球铰,所述上转盘的底部设置有4个撑脚,4个撑脚均匀分布在以上转盘为中心的圆周上,相对的两个撑脚的连接线与主梁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45°;
所述下转盘的顶部设置有2个反力座和用于与撑脚配合使用的环形滑道,反力座位于环形滑道的外侧,反力座与上转盘外切,2个反力座之间的距离与上转盘的直径相等,反力座的顶部设置有牵引装置和助拉装置,牵引装置、助拉装置通过绕在上转盘外侧的不同钢绞线与上转盘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第一千斤顶和第一钢绞线,第一钢绞线的一端绕制于上转盘的外侧,另一端与第一千斤顶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助拉装置包括第二千斤顶和第二钢绞线,第二钢绞线的一端绕制于上转盘的外侧,另一端与第二千斤顶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千斤顶的起重量不大于300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二千斤顶的起重量为250~300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上球铰和下球铰通过定位销轴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桥梁施工的水平转体系统包括4个撑脚均匀分布于以上转盘为中心的圆周上,相对的两个撑脚的连接线与主梁中心线之间的夹角均为45°,在梁体进行压重时,下球铰与位于梁体压重侧的两个撑脚形成三点受力,与现有技术中设置6~12个撑脚,下球铰、与环形滑道接触的转体撑脚呈现两点受力状态,由于两点受力不稳定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转体系统不仅成本较低,而且在使用时稳定性较好。
(2)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桥梁施工的水平转体系统包括牵引装置和助拉装置,转体前,先将助拉装置拉至由试验所测得的动、静摩阻力的差值,然后在牵引装置施加力,使水平转体系统转动后,助拉装置停止运行,不再施加力,牵引装置保持相同的力持续进行,从而使整个转体系统平稳的由静止状态过渡到运动状态。与现有技术中转体系统使用助推时,不仅要求牵引装置千斤顶的起重量较大,而且助推无法实现,进而导致转体系统启动时,由于动、静摩擦系数影响,容易出现颤抖的现象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小牵引装置千斤顶的吨位,解决转体启动时颤抖现象,从而确保转体的安全性,同时也能够有效降低成本,为以后实现大吨位转体系统提供新的思路。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242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落石防护装置
- 下一篇:波形钢腹板搭接双半圆加矩形螺栓孔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