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玻纤喷气织机自动除纬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24105.X | 申请日: | 2014-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5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 发明(设计)人: | 沈立;袁芳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金瑞电子玻纤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3J1/04 | 分类号: | D03J1/04;D03D47/30 |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杨天娇 |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宣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气 织机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玻纤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纤喷气织机自动除纬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机就是把线、丝、麻等原材料加工成丝线后织成布料的工具全称。象纺坠、纺车、锭子、踏板织布机、机械织布机、数控自动织布机等。古今纺织工艺流程和设备的发展都是因应纺织原料而设计的,因此,原料在纺织技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古代世界各国用于纺织的纤维均为天然纤维,一般是(毛、麻、棉)三种短纤维,如地中海地区以前用于纺织的纤维仅是羊毛和亚麻;印度半岛地区以前则用棉花。古代中国除了使用这三种纤维外,还大量利用长纤维──蚕丝,蚕丝在所有天然纤维中是最优良、最长、最纤细的纺织纤维,可以织制各种复杂的花纹提花织物,丝纤维的广泛利用,大大地促进了中国古代纺织工艺和纺织机械的进步,从而使丝织生产技术成为中国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纺织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纺织产品——玻纤纺织布,在电子技术领域极为广泛,使用纺玻纤机可纺织出优质的玻纤纺织布,但由于玻纤质脆,容易折断,在纺玻纤时出现断丝时会影响玻纤布的质量,出现断丝时纺玻纤机会停止工作等待工人处理,每个工人可操作的玻纤机有限,玻纤机停机后会影响生产,若要保证生产效率就需要投入大量人工,这样生产成本就会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玻纤喷气织机自动除纬装置,出现断丝情况时可自动排出故障,省时省力。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玻纤喷气织机自动除纬装置,所述玻纤喷气织机包括钢扣、异型槽、主喷嘴、副喷嘴、PLC电气控制箱,第一传感器,还包括喷气装置、捕纬器,所述喷气装置设置在异型槽左侧,喷气方向朝向异型槽,喷气装置与PLC电气控制箱电连接,所述捕纬器设置在异型槽右端口。
优选的,所述喷气装置包括喷气驱动装置、第一气阀、喷嘴,所述第一气阀与PLC电气控制箱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捕纬器由第一管道、废纬箱、风机组成,第一管道的一端连接异型槽的右端口,另一端依次连接废纬箱、风机。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道内设置有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与PLC电气控制箱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出现断丝情况时,可自动清理断丝然后自动重新启动,无需停机等待人工清除断丝,实现了机械化、智能化模式排除故障,节省了排故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每个工人可控制的机器数量增加,节省了大量劳动力,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架,2、第一支臂,3、转轴,4、驱动装置,5、第二支臂,6、钢扣支架,7、主喷嘴固定块,8,主喷嘴,9、钢扣,10、异性槽,11、副喷嘴,12、第一传感器,13、喷气嘴支架,14、喷气嘴,15、第一气阀,16、第二气阀,17、喷纬器,18、第一管道,19、废纬箱,20、风机,21、第二传感器,22、PLC电气控制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一种玻纤喷气织机自动除纬装置,异型槽10设置在钢扣9上,钢扣9安装在钢扣支架6上,钢扣支架6通过第二支臂5连接在转轴3上,转轴3与第一支臂2活动连接,第一支臂2固定连接在底架1上,驱动装置4驱动转轴3往复转动,喷气装置包括喷气嘴14、喷气驱动装置与第一气阀15,喷气嘴14通过喷气嘴支架13与第一支臂2固定安装在底架1上,喷气嘴14的喷气方向朝向异型槽10,主喷嘴8连接喷纬器17,并通过主喷嘴固定块7固定在钢扣支架6左端,主喷嘴8、副喷嘴11、喷气嘴14分别通过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连接除纬装置以外的气泵,主喷嘴8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气阀16,副喷嘴11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三气阀,第一传感器12设置在钢扣支架右端6,捕纬器设置在异型槽10右端口,捕纬器由第一管道18、废纬箱19、风机20组成,第一管道内18设置有第二传感器21,第一管道18的一端连接异型槽10,另一端依次连接废纬箱19、风机20,副喷嘴11设置在异型槽10内,还包PLC电气控制箱22,PLC电气控制箱22分别与第一传感器12、驱动装置4、风机20、第二传感器21、第一气阀15、第二气阀16、第三气阀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金瑞电子玻纤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金瑞电子玻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241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瞬时电击法储存茎叶类中药材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压力棒可拆卸的压力棒隔距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