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速器通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23821.6 | 申请日: | 2014-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3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冬;杨玉龙;郑广学;宋名;赵志宇;姚书涛;赵彦辉;孙国媛;司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7 | 分类号: | F16H57/027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09 | 代理人: | 张伟 |
地址: | 150060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器 通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变速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变速器通气装置。
背景技术
车用变速器在工作状态时,其内部温度与冷车状态相比较高,从而导致内部空腔气体压强高于外部大气压,如果将变速器的外壳体密闭形成密封腔,将严重影响变速器控制机构的正常工作。而在变速器外壳体上设计开口结构,又不能有效地保证变速器正常工作条件下所必须的清洁度要求。对此,设计开发有效地解决变速器内部空腔与外部大气相通、防止杂质与尘埃进入变速器内部的通气装置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变速器通气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以有效地解决变速器内部空腔与外部大气相通问题,进而平衡两者间压强差,同时具有防尘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变速器通气装置,包括通气塞本体,所述通气塞本体的内部设有气体通道,所述通气塞本体的一端通过通气塞盖板形成封口结构,所述通气塞本体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变速器的外壳体上的内螺纹孔安装在一起的外螺纹,所述通气塞本体的侧部设有通气孔,所述气体通道分别连通所述通气孔与变速器的外壳体内部,所述气体通道与通气孔之间设有滤芯。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塞本体与变速器的外壳体之间设有密封垫片。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变速器工作时,变速器内部温度升高而产生的内部高压气体(高于大气压)可以通过通气塞本体的气体通道进入滤芯,经滤芯的过滤作用,通过通气孔排入变速器外,从而使变速器内部气体压强有效降低至合里范围内;而当变速器结束工作后,变速器内部温度下降,导致变速器内部气体压强下降。此时,变速器外部空气通过通气孔进入滤芯,经滤芯的过滤作用,通过通气塞本体的气体通道进入变速器内部空腔,从而平衡变速器内部空腔的低气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外形尺寸较小,占用空间小,成本低廉。其完全安装在变速器总成上,无需整车车架侧布置该通气装置的悬置。该通气装置不仅具有使变速器内部空腔与外部空气相通进而平衡两者间压强差的优点,而且有效地保证变速器总成内部较高的清洁度要求,具有很好的防尘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其中:1、通气塞本体;2、气体通道;3、通气塞盖板;4、外螺纹;5、通气孔;6、滤芯;7、密封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变速器通气装置,包括通气塞本体1,通气塞本体1的内部设有气体通道2,通气塞本体1的一端通过通气塞盖板3形成封口结构,通气塞本体1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变速器的外壳体上的内螺纹孔(图中未标出)安装在一起的外螺纹4,通气塞本体1的侧部设有通气孔5,气体通道2分别连通通气孔5与变速器的外壳体内部,气体通道2与通气孔5之间设有滤芯6。
本实施例中,为了加强密封,通气塞本体1与变速器的外壳体之间设有密封垫片7。
其工作过程如下:
变速器工作时,变速器内部温度升高而产生的内部高压气体(高于大气压)可以通过通气塞本体1的气体通道2进入滤芯6,经滤芯6的过滤作用,通过通气孔5排入变速器外,从而使变速器内部气体压强有效降低至合里范围内;而当变速器结束工作后,变速器内部温度下降,导致变速器内部气体压强下降。此时,变速器外部大气通过通气孔5进入滤芯6,经滤芯6的过滤作用,通过通气塞本体1的孔道进入变速器内部空腔,从而平衡变速器内部空腔的低气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外形尺寸较小,占用空间小,成本低廉。其完全安装在变速器总成上,无需整车车架侧布置该通气装置的悬置。该通气装置不仅有效地解决变速器内部空腔与外部大气相通平衡两者间压强差,而且有效地保证变速器总成内部较高的清洁度要求,具有很好的防尘功能。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238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轴缓冲机构
- 下一篇:锥齿轮轴向距离快速调节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