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栅尺安装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23043.0 | 申请日: | 2014-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8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徐世福;唐锋;王向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B11/00 | 分类号: | G01B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张泽纯;张宁展 |
地址: | 2018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栅尺 安装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栅尺安装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安装位置可调的光栅尺安装夹具,属于精密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光栅尺在各种精密加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通常光栅尺机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读数头,另一部分为刻度尺。
光栅尺在应用时,刻度尺粘贴于某一部件的光滑平面上,读数头固定于另一部件上,并且读数头的感应区位于刻度尺的正上方。
通常粘贴光栅尺的做法是,根据被粘贴部件上的安装孔,加工一个长基准板,沿着基准板手工进行光栅尺的粘贴。这种方法需要被粘贴部件上具有一定的安装孔,同时,需要加工特定的基准板,而当需要粘贴光栅尺的位置发生变化时,就需要另行加工基准板,导致加工周期长、效率低和成本较高;同时,这种手工粘贴安装方式的安装精度和可靠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位置可调的光栅尺安装装置,能够快速、方便地实现光栅尺与安装基准距离的调整改变,将光栅尺粘贴到需要的位置,本实用新型具有整体结构稳定、可靠、紧凑的优点,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光栅尺安装夹具,其包括用以确定所述光栅尺安装位置的调节定位部件和用以压紧粘贴该光栅尺的滑移粘贴部件;
所述调节定位部件包括定杆、小齿轮、指针、第一滑杆、第二滑杆、第一动杆、第二动杆和大螺杆;
所述定杆是一横截面为矩形的长杆,其一端的顶面开设有矩形槽,该矩形槽的一端为完全贯通的通槽,另一端不贯通且底部设有定杆刻度,所述定杆的顶面上靠近该矩形槽处开设有不贯通的指针孔,该指针孔的底面设有沿圆周均匀分布的指针刻度,其中心设有小齿轮安装轴孔,在所述指针孔的下方开设有贯通所述定杆的前后侧面的小齿轮安装孔,所述定杆的中部开设有贯通该定杆的前后侧面的大螺杆安装螺纹孔,所述定杆的另一端开设有贯通所述定杆的前后侧面的第三通孔;
所述小齿轮通过所述小齿轮安装轴孔安装于所述定杆的小齿轮安装孔中且在该小齿轮安装轴孔内转动;
所述指针位于所述指针孔内且固定于所述小齿轮的轴端上,该指针随该小齿轮的转动而转动;
所述第一滑杆的侧面设有一内部具有轮齿的槽且上部设有平面,该平面上标有滑杆刻度,该第一滑杆穿过所述定杆的小齿轮安装孔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动杆和第二动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槽内的轮齿与所述小齿轮啮合;
所述第二滑杆穿过所述定杆的第三通孔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动杆和第二动杆的另一端部固定连接,从而所述第一滑杆、第二滑杆、第一动杆和第二动杆构成一能够相对所述定杆进行前后移动的封闭矩形框;
所述第一动杆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大螺杆具有外螺纹,其穿过该第二通孔并旋入所述定杆的大螺杆安装螺纹孔,前端与所述第二动杆连接,通过旋转该大螺杆推动该第二动杆以对所述光栅尺相对于所述定杆的安装位置进行调节定位;
所述滑移粘贴部件包括导轨、滑块、挡板、三个销轴、隔离轴、调节块、操作压杆、压轮、压缩弹簧、拉伸弹簧和小螺杆;
所述导轨是一横截面为工字型的杆件,其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动杆上;
所述滑块的后部设有与所述导轨的工字型横截面滑配的工字型槽和用以推动该滑块滑移的手触槽,该滑块嵌装在所述导轨上且能够在该导轨上滑移,其前部设有一工作槽作为所述光栅尺的粘贴及调整空间,该工作槽的底端设有光栅尺定位边缘,顶端设有滑块刻度,在该工作槽的侧面有挡板安装孔,在滑块中部的侧面有第一销轴孔和第一隔离轴安装孔;
所述挡板固定于所述滑块的工作槽的前端,通过滑块安装孔和挡板安装孔连接,在该挡板的中心设有小螺杆安装螺纹孔,在挡板的侧面有第二隔离轴安装孔和第二销轴孔;
所述的隔离轴和三个销轴沿前后方向穿置于所述滑块与挡板之间的工作槽内,一端固定于第一隔离轴安装孔和第一销轴孔,另一端固定于第二隔离轴安装孔和第二销轴孔;
所述调节块装置有第一圆柱形弹簧固定柱和三个中心开有销轴通孔的圆柱形滑套,该调节块通过三个圆柱形滑套的销轴通孔套置于所述三个销轴上,并且沿该三个销轴在所述滑块的工作槽内前后移动,所述调节块顶面的一侧设有调节块刻度,该调节块刻度与所述滑块刻度配合指示该调节块的端面与所述工作槽的端面之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230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智能化测厚仪
- 下一篇:汽车连杆自定心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