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体保护式油箱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22692.9 | 申请日: | 2014-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3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邬瑞麟;范继武;胥志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江铃华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5/077 | 分类号: | B60K15/07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保护 油箱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箱总成,具体是一种气体保护式油箱总成。
背景技术
汽油型汽车的油箱在加油时,为了存放燃油蒸发气体需保留一定的空间,这个占汽车油箱容积的10%以上的缓冲空间可预防因燃油蒸发气体所导致的油箱膨胀,避免爆炸事故的发生。由于油箱内挥发燃油在缓冲空间与空气混合,而在车辆发生冲撞事故或翻车事故时,极易在油箱内引起明火,一旦明火点燃油箱内的混合气体,依然会诱发油箱发生爆炸。另外,燃油挥发浪费一定量的燃油,且燃油与空气接触,空气中的氧进入燃油,与燃油发生化学反应而导致燃油老化、燃油油质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燃油,容易导致燃油的潮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保护式油箱总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体保护式油箱总成,包括胶囊袋、油箱、换气阀、连接环、应急气孔、加油口、输油管道、法兰盖、泵井、定位扣、固定盖和油泵,所述油箱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上通过螺栓密封连接法兰盖,且法兰盖与油箱的外壁之间设有连接环,连接环的底部连接胶囊袋的袋口,所述得胶囊袋的底部通过胶水粘接在油箱的底部;所述油箱2的侧壁上还设有换气阀;所述法兰盖的底面连接有泵井,泵井内固连油泵,油泵位于胶囊袋的底部,所述油泵下方的胶囊袋上设有定位扣,所述油泵的输油管道贯穿法兰盖连接发动机供油系统,所述法兰盖的上还设有应急气孔和加油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胶囊袋采用耐油橡胶材料制作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换气阀的底部设有滤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油箱内设置胶囊袋,在胶囊袋内盛燃油,油箱设置换气阀平衡内部气体压力,从而使得胶囊袋内的燃油不接触空气,防止燃油被氧化和受潮的现象,保护了汽车的发动系统,同时防止燃油与空气的接触,更加安全,同时利用法兰盖压紧胶囊袋,在法兰盖的底部设置泵井和油泵,使得油箱总成更加容易检修,同时泵井保护了油泵,防止油泵长期浸在燃油中老化的现象,本实用新型的油箱总成,不仅能够保护然后不被氧化和潮解,还能保护油泵,同时检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气体保护式油箱总成,包括胶囊袋1、油箱2、换气阀3、连接环4、应急气孔5、加油口6、输油管道7、法兰盖8、泵井9、定位扣10、固定盖11、油泵12和滤网13,所述油箱2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以便于向油箱2中放置配件,安装孔上通过螺栓密封连接法兰盖8,且法兰盖8与油箱2的外壁之间设有连接环4,连接环4的底部连接胶囊袋1的袋口,通过连接环4连接胶囊袋1然后再固定在油箱2的外壁上,使得胶囊袋1的密封性得到提高,所述得胶囊袋1的底部通过胶水粘接在油箱2的底部,避免颠簸过程中油箱2与胶囊袋1发生相对碰撞导致的破裂现象,所述胶囊袋1采用耐油橡胶材料制作而成,利用橡胶的弹性可以减震;
所述油箱2的侧壁上还设有换气阀3,换气阀3的底部设有滤网,换气阀3调节油箱2的内壁与胶囊袋1之间空隙的压力,避免负压导致的胶囊袋1吸附内壁的现象;
所述法兰盖8的底面连接有泵井9,泵井9内固连油泵12,油泵12位于胶囊袋1的底部,以便于充分的利用胶囊袋1内的燃油,所述油泵12下方的胶囊袋1上设有定位扣10,通过定位扣10可以避免胶囊袋1错位导致的油泵12吸住胶囊袋1的现象,同时定位扣10的螺纹端通过外部固定盖11固定在油箱2的底部,可以防止油泵12产生的吸力将胶囊袋1吸住的现象,所述油泵12的输油管道7贯穿法兰盖8连接发动机供油系统,所述法兰盖8的上还设有应急气孔5和加油口6,其中应急气孔5可用于维修过程中的排油排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江铃华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江铃华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226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耕机油门安全防护装置
- 下一篇:客车冷却系统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