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水火箭分离装置的模型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22669.X | 申请日: | 2014-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2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 发明(设计)人: | 白雪;王妍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石油学院;王妍玮;白雪 |
| 主分类号: | G09B25/00 | 分类号: | G09B2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27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打印 技术 水火 分离 装置 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型火箭,具体设计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水火箭分离装置的模型。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火箭飞行器已成为国家发展进步的标志。而现有固体火箭箭体在空中分离所需的燃料及发动机等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且技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不适合观察者学习和理解。而水火箭模型的发射是以水为动力,价格低廉、绿色环保,能完成发射、空中分离和回收,深受国内外广大人群喜爱。同时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导弹、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和回收。而模型水火箭的分离技术是影响水火箭发射、回收功能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到模型水火箭技术的发展。而传统模型水火箭分离器采用手工胶粘,垫片螺母连接等手工工艺,其密封性能差,外表面不利于气体的分布集中,易造成二级箭体的而提前脱落,或空中不分离等不稳定飞行现象的发生,难以回收利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水火箭模型的分离器结构复杂,采用手工胶粘、垫片、螺栓间连接处密封性能差,外表面不利于气体压力的分布集中,易造成二级箭体提前脱落或空中不分离等不稳定的问题,进而提供的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水火箭分离装置的模型。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水火箭分离装置的模型,包括一级箭体、二级箭体、管嘴一体式上级硬管、管嘴一体式下级软管和单向阀, 所述水火箭分离装置的模型二级箭体、管嘴一体式上级硬管,管嘴一体式下级软管,单向阀,一级箭体,由上至下依次连接;所述一级箭体1包括瓶体、瓶嘴;所述二级箭体包括瓶体、瓶嘴;所述管嘴一体式上级硬管包括硬管体,上级管嘴,硬管体和管口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管嘴一体式下级软管包括软管体、下级管嘴,软管体和下级管嘴为一体化结构,软管体外表面的管体为纵向分列U槽式,软管体内表面与硬管体间隙连接;所述单向阀包括短端进气口、长端出气口,单向阀与软管体底端连接,其长端出气口与硬管体底部过盈配合连接。
作为一优选方案,所述下级管嘴4-2与一级箭体1的瓶嘴1-2螺纹连接。
作为又一优选方案,所述上级管嘴3-2与二级箭体2的瓶嘴2-2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上级硬管的硬管体、管口,下级软管的软管体、管口均为基于3D打印技术下的管嘴一体化结构,保证气体密封性,使水火箭模型稳定发射,避免箭体提前脱落,并提高分离飞行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的下级软管外表面设计为纵向分列U槽式,能够使气体从一级箭体通过单向阀到二级箭体的注气过程中,使气体分布均匀且充盈,在火箭未发射前下级软管对上级硬管形成有效夹持,同时也避免了二级箭体提前分离或不分离现象的发生。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绿色环保,使用性能好,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上级硬管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下级软管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单向阀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5说明实施方式,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水火箭分离装置的模型,包括一级箭体1、二级箭体2、管嘴一体式上级硬管3、管嘴一体式下级软管4和单向阀5,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火箭分离装置的模型二级箭体2、管嘴一体式上级硬管3,管嘴一体式下级软管4,单向阀5,一级箭体1,由上至下依次连接;
所述一级箭体1包括瓶体1-1、瓶嘴1-2;
所述二级箭体2包括瓶体2-1、瓶嘴2-2;
所述管嘴一体式上级硬管3包括硬管体3-1,上级管嘴3-2,硬管体3-1和管口3-2为一体化结构;
所述管嘴一体式下级软管4包括软管体4-1、下级管嘴4-2,软管体4-1和下级管嘴4-2为一体化结构,软管体4-1外表面的管体为纵向分列U槽式,软管体4-1内表面与硬管体3-1间隙连接;
所述单向阀5包括短端进气口5-1、长端出气口5-2,单向阀5与软管体4-1底端连接,其长端出气口5-2与硬管体3-1底部过盈配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石油学院;王妍玮;白雪,未经哈尔滨石油学院;王妍玮;白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226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庭用电监控智能插座
- 下一篇:可生产正丁醇的菌株及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