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式吸粮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21790.0 | 申请日: | 2014-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3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波 |
主分类号: | B65G67/04 | 分类号: | B65G67/04;B65G53/2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陈其霞 |
地址: | 234300 安徽省宿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式吸粮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粮机械,尤其涉及一种车载式吸粮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吸粮机主要是气力输送机,是一种新型农业、工业机械,通过气动输送颗粒物料,适用于粮食、塑料等各种小颗粒物料的散装输送作业,利用管道布局可以水平、倾斜、垂直输送物料,具有大小行走轮,操作简单便捷,能够单机独立完成输送任务。但是,在下乡进行收粮时却相当不适用,重量较大,整体相对比较笨拙,成本较高,安装和拆卸相对比较麻烦。
在下乡收粮时,传统收粮食的流程如下:
1、装包:灌口袋是一个耗时耗力的体力活,灰尘又大,而且口袋在使用过程中损坏率高;
2、称重:这个过程要人力搬口袋上称,称完后还要人力搬下来;
3、上车:这是一个耗时耗力,劳动强度极大的过程,两个人把粮食口袋抬起,架到另一个的肩膀上,找扛包的要走过长长的跳板,把口袋扛到农用车上;
4、卸车:粮食到国家粮站,要过地磅,过完磅卸车,工人要把粮食一袋袋的打开,倒出,费时费力。
因此,需要设计合理而成本低廉、重量轻、体积小、维修方便的吸粮机,满足市场上输送小麦、大豆、玉米、高粱、塑料及树脂等颗粒状物料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式吸粮机,可输送小麦、大豆、玉米、高粱、塑料及树脂等颗粒状物料,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移动灵活、操作简单、维修方便,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车载式吸粮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车厢侧板上的安装架,安装架上有倾斜固定的箱体,箱体前侧面敞口,箱体的上方的安装架上设有倾斜安装的电机,箱体下方联通有软管,软管的末端设有伸入容纳箱内的接头管,接头管末端封闭,接头管位于容纳箱段设有向上的进料口;所述的软管内贯穿有弹簧,弹簧的上端伸入箱体内并与电机的输出轴相固定。
所述的车载式吸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与电机在安装架上的倾斜角度一般为30~60°之间。
所述的车载式吸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架的前后两组支脚间距略大于车厢的侧板厚度,其中前侧的左右支脚上旋合安装有锁紧螺栓,锁紧螺栓工作时顶住车厢侧板的外壁。
所述的车载式吸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的输出轴偏心设置于箱体的上侧板上,一般靠近上侧板的中上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主要利用弹簧的螺旋转动进行吸粮操作,可输送小麦、大豆、玉米、高粱、塑料及树脂等颗粒状物料,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移动灵活、操作简单、维修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
车载式吸粮机,包括安装于车厢侧板上的安装架1,安装架1上有倾斜固定的箱体2,箱体2前侧面敞口,箱体2的上方的安装架上设有倾斜安装的电机3,箱体2下方联通有软管4,软管4的末端设有伸入容纳箱5内的接头管6,接头管6末端封闭,接头管6位于容纳箱段设有向上的进料口7;软管4内贯穿有弹簧8,弹簧8的上端伸入箱体2内并与电机3的输出轴相固定。
箱体2与电机3在安装架1上的倾斜角度一般为30~60°之间,一般优选45°。
安装架1的前后两组支脚间距略大于车厢的侧板厚度,其中前侧的左右支脚上旋合安装有锁紧螺栓9,锁紧螺栓9工作时顶住车厢侧板的外壁。
本实用新型选用软管4连接,弯曲方便,占用空间资源相对较小,携带方便,当然重量也相对较轻,移动也变得灵活。
电机3的输出轴偏心设置于箱体的上侧板上,一般靠近上侧板的中上部,方便物料进入箱体后从敞口端滑落于车厢内。
本实用新型电机3的电源可以选用220V,也可以选用380V,在工作的过程中,直接将粮食倒入容纳箱5内,电机3开始工作,带动弹簧8旋转,粮食直接从进料口7中伴随着弹簧8的旋转进入软管6,最终从箱体2的敞口处进入车厢内,每小时可以吸粮9吨左右,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用户上下搬运粮食的劳动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波,未经苏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217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