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入式管道循环混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21401.4 | 申请日: | 2014-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4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冯兴文;李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立昌科技(赣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3/02 | 分类号: | B01F1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园园;万志香 |
地址: | 341099 江西省赣***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入 管道 循环 混炼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吸入式管道循环混炼装置。
背景技术
混料是是由一个水平旋转的容器和旋转的立式搅拌叶片等组成,成型料搅拌时,容器向左转,叶片向右转,由于逆流的作用,成型料各颗粒间运动方向交叉,互相接触的机会增多,逆流混料机对料的挤压力小,发热量低,搅拌效率高,混料较为均匀。但是,现有的混料常常出现混料不均匀,粗颗粒与细颗粒两极分离严重。现有的搅拌叶片导致产品颗粒大小不均匀,在搅拌过程中导致单体体积大的颗粒在搅拌过程中在底层,单体体积小的颗浮在上层,造成混料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混料均匀、使用方便及极大程度上节省成本的吸入式管道循环混炼装置。
一种吸入式管道循环混炼装置,包括控制装置及,
混料通道,所述混料通道环形设置,所述混料通道具有进料口及出料口;
吸料装置,所述吸料装置的给料口连通于所述混料通道的进料口,所述吸料装置连接于所述控制装置;
吹风装置,所述吹风装置的出风口连通于所述混料通道,所述吹风装置连接于所述控制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吹风装置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吹风装置的出风口连通于所述混料通道,各个所述吹风装置的出风口之间具有间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个所述吹风装置的出风口均匀分布于所述混料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个所述吹风装置的出风口的开口方向与所述混料通道的内壁具有锐角,且各个锐角的开口方向均朝向混料通道的循环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混料桶,所述混料桶具有环形的空腔形成所述混料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料桶的底部逐渐向下收拢,使得所述混料桶的底部呈圆锥形状;
所述出料口设置于所述混料桶的底部,所述进料口设置于所述混料桶的顶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控制吸风装置运转时间的计时装置,所述计时装置连接于所述控制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料装置具有吸料机及用于存储物料的储料箱,所述吸料机具有所述给料口,所述吸料机连通所述储料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料通道呈圆环形。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吸入式管道循环混炼装置,通过控制装置、混料通道、吸料装置及吹风装置的配合,通过所述混料通道环形的设置,控制装置控制吹风装置运转,使得所述混料通道内形成循环气流,循环气流带动所述物料循环绕动混合,不同大小的物料颗粒均匀出料,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吸入式管道循环混炼装置将现有技术中的搅拌叶片改变为内循环吹风,通过设定时间,如15分钟,让风把颗粒吹到混料通道(混料桶)中,如此多循环几次,运用自由下坠两个物体同时落地原理,掉下来堆积的颗粒基本大小一致,分布均匀。彻底避免了单体体积大的颗粒在搅拌过程中在底层,单体体积小的颗浮在上层,造成混料不均匀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吸入式管道循环混炼装置,各个所述吹风装置的出风口均匀分布于所述混料通道,使得循环气流的流速一致且均匀,避免形成局部的扰流造成混料不均匀。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吸入式管道循环混炼装置,所述混料桶的底部逐渐向下收拢,使得所述混料桶的底部呈圆锥形状,便于物料的下落,所述出料口设置于所述混料桶的底部,所述进料口设置于所述混料桶的顶部,便于进料、出料,也物料的混合。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吸入式管道循环混炼装置,包括用于控制吸风装置运转时间的计时装置的设置,便于自动化控制混合时间,进一步地节约人力及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吸入式管道循环混炼装置的使用方法,操作简便,所述设备简单,节约人力,节约成本,且物料混合效果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吸入式管道循环混炼装置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吸入式管道循环混炼装置侧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混料桶;200、混料通道;201、进料口;202、出料口;300、吸料机;301、给料口;400、风机;500、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立昌科技(赣州)有限公司,未经立昌科技(赣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214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