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玻璃钢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21015.5 | 申请日: | 2014-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9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 发明(设计)人: | 梁璋富;黄书琴;陈秀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和盛塑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9/12 | 分类号: | F16L9/12;B32B1/08;B32B7/12 |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王义星 |
| 地址: | 350003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玻璃 钢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钢管,尤其是一种复合玻璃钢管。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采用传统的缠绕工艺生产的玻璃钢管不具有环保性,生产过程中,常伴随着废气和废渣的产生,特别是溶剂苯乙烯具有挥发性,具有难闻的气味且有毒,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不利的影响;生产过程中散落到地面的树脂,造成生产环境脏乱。因此,本实用新型考虑采用预浸带缠绕改性聚丙烯管的方法生产复合玻璃钢管来解决这一问题。
目前,采用预浸带制作玻璃钢管已有报道,如华东理工大学李旭武发表《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两步法缠绕成型》,采用挤出机来实现聚合物基体的熔融和提供浸渍压力,连续纤维由纱架引出后,经过纤维分散装置将纤维分散、展开成松散的薄纤维带,挤出机将树脂加热熔融,用丝带模拟预浸带缠绕制备出环向缠绕管,55°和75°缠绕角的螺旋管道,75°缠绕角的螺旋缠绕与环向螺旋缠绕相结合的缠绕管道,最后以熔融浸渍法制备的预浸带为原料,通过两步法缠绕成型工艺制备了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管材。
同时,采用聚丙烯为原材,经挤出成型制作管材也已有报告,如中国新型建筑材料工业杭州设计研究院张进等发表《三型聚丙烯管(PP-R管材)》,首先加加料斗内的PP-R原料依靠自重进入挤出机,在挤出机料筒内经过热挤压混合,充分塑化后从挤出机口模挤出,进入定型台,定型后的管材经牵引机,通过定长测定,由切割机切断,管材经检验合格后入库。相应的管件采用注射成型的方法生产。
但是,在挤出成型的改性聚丙烯管上经缠绕成型工艺将预浸带缠绕包复而成的复合玻璃钢管,未见报道,该管道结合了玻璃钢管和改性聚丙烯管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电力电缆、通信护套、排水排污等领域,内壁层为聚丙烯管,优点是内壁光滑易穿缆,外缠绕层为玻璃钢管,优点是刚度大,环刚度高,生产现场无污染,具有环保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壁光滑、环钢度高的复合玻璃钢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复合玻璃钢管,包括内管层和外缠绕层,其特征是:所述外缠绕层缠绕在内管层外且外缠绕层与内管层之间通过聚丙烯树脂热熔接在一起。
所述的外缠绕层是采用预浸带为主要原材料通过缠绕成型制得而成的。
所述预浸带是由中间的玻璃纤维层和位于玻璃纤维层之上和之下的树脂层组成,其是将平行排列的连续的长玻璃纤维束在浸渍热熔后的树脂后,经加热炉加热烘干,形成玻璃纤维水平紧密粘接且由中间的玻璃纤维层和位于玻璃纤维层之上和之下的树脂层组成的热塑性玻璃纤维带。
所述内管层是以改性聚丙烯为主要原材料经挤出成型制成的。
所述外缠绕层和内管层是通过胶水粘结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复合玻璃钢管是以玻璃钢管和改性聚丙烯管组成,内壁层为聚丙烯管,优点是内壁光滑易穿缆,外缠绕层为玻璃钢管,优点是刚度大,环刚度高,生产现场无污染,具有环保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预浸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内管层,2为外缠绕层,3是玻璃纤维层,4是树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玻璃钢管。它包括内管层1和外缠绕层2,其特征是:所述外缠绕层2缠绕在内管层1外且外缠绕层2与内管层1之间通过聚丙烯树脂热熔接在一起。所述外缠绕层2,是采用预浸带为主要原材料,通过缠绕成型制得而成。所述内管层1,是以改性聚丙烯为主要原材料,经挤出成型制成。如图3所示,是由中间的玻璃纤维层3和位于玻璃纤维层之上和之下的树脂层4组成,其是将平行排列的连续的长玻璃纤维束在浸渍热熔后的树脂后,经加热炉加热烘干,形成玻璃纤维水平紧密粘接由中间的玻璃纤维层3和位于玻璃纤维层之上和之下的树脂层4组成的热塑性玻璃纤维带。
上述复合玻璃钢管的生产方法,其步骤为:
步骤1、用挤出生产线挤出管状的改性聚丙烯层。
步骤2、将管状的改性聚丙烯层固定在缠绕成型机模具上,启动缠绕机,将预浸带缠绕在管状的改性聚丙烯层上,并经加温、加压、固化,形成粘接牢固的复合玻璃钢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和盛塑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和盛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210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