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锡槽横向温差减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20592.2 | 申请日: | 2014-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9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周喆;陈剑英;陈志林;费辰;张治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18/18 | 分类号: | C03B18/18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3301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横向 温差 减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浮法玻璃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锡槽横向温差减缓装置。
技术背景
在平板玻璃浮法工艺中,锡槽是成型设备,用于盛装熔化的锡液,熔化的玻璃液进入锡槽,成型的平板玻璃出口锡槽,将玻璃液漂浮在锡液上摊平而形成平板玻璃。由于锡液易氧化,因此须向锡槽内注入氮气与氢气混合的保护气体,使锡槽内始终保持正压,以避免锡槽外氧气进入锡槽。氮氢保护气体从锡槽顶盖注入,从锡槽顶砖缝隙渗入锡槽内,从锡槽进出口溢出及缝隙渗出。
锡槽为矩形截面的长箱体,由钢制外壳侧壁、内衬耐火砖材、槽顶空间、锡槽空间、锡液及其它等组成,并配有一些附属装置,如电加热器、冷却水包、拉边机等。锡槽内热量由热的玻璃带带入,由于冷却水包、拉边机、槽体等不均匀冷却、散热,在锡槽内会形成横向温度差,使玻璃带中部温度高、边部温度低,使成形的玻璃板薄厚差变大,降低了玻璃成形质量,在薄玻璃生产时这一问题尤为严重。
现有技术为,在锡槽侧壁上设置电加热器,电加热棒伸入锡槽内给锡槽边部加热,增加了锡槽能耗,且加热均化效果较差,难以满足目前超薄玻璃和优质玻璃生产的要求。
在此之前已有专利名称为:锡槽均温装置;专利号为:201420165764.1的专利,其基本结构包括在锡槽侧墙内设置气管,该气管为矩形截面管,沿锡槽侧墙纵向设置;所述气管的内侧连接有抽气管,该抽气管沿纵向设置成一排,各抽气管的外侧管口凸出于锡槽侧墙内壁面;所述气管的外侧连接有引气管,该引气管装配有流量控制阀和空气过滤器,并且与引风机的进风口相连接;所述引风机的出风口连接回气管,该回气管与氮氢混合气体输送管及连通至锡槽顶部均压进气室的回气支管相连接。在锡槽侧壁上设置气管,用风机强制进行中部与边部的气体流动,以达到均化温度的目的。但该专利还存在以下缺点:一是为了保护气体被抽出锡槽再注入后,温度会发生变化,影响了已有的工作制度;二是为了需要额外增加动力。经过广泛检索,尚未发现较为理想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解决玻璃成型过程中的横向温差不均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锡槽横向温差减缓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锡槽横向温差减缓装置,包括由外壳侧壁和顶盖配合连接形成的外壳,在所述外壳内设有由壁砖和顶砖配合形成的锡槽空间,在所述顶砖和顶盖之间还设有一个槽顶空间,在所述槽顶空间还通过进气管连接氮氢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壁砖上设有至少一个连通管,所述锡槽空间通过连通管与槽顶空间连通,在所述连通管上连接一个与其相通的冷却管,每个所述冷却管均设置在槽顶空间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有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冷却管为一个通管。
所述冷却管包括与所述连通管相连的下通管,下通管通过一组竖冷管连接与其相通的上通管,所述上通管一端连接气体导向管。
所述冷却管通过一组连接件固定连接在所述顶盖上。
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冷却管连通。
所述进气管的下端设有一个出气口,出气口高于所述顶砖的上侧面。
所述气体导向管与进气管顺向斜置连接。
所述氮氢站提供的保护气体通过气体注入管注入槽顶空间内,从锡槽顶砖缝隙渗入锡槽空间内,从锡槽进出口溢出及缝隙渗出。
由于锡液易氧化,因此须向锡槽内注入氮气与氢气混合的保护气体,使锡槽内始终保持正压,以避免锡槽外氧气进入锡槽。
锡槽空间温度高、槽顶空间温度低,气体从压力大处流向压力小处、从高温度处流向低温处。在气体注入管与导向管的作用下,会形成射流效应,带动上通管内气体流出,在锡槽内形成横向环流。槽顶空间温度较低,会对竖冷管内较高温度的气体进行冷却,可加速竖冷管内气体的上升流动,为增加横向环流效果,故设置了多根竖冷管。在射流效应及竖冷管冷却的双重作用下,可实现锡槽内横向气体流动,也就可以减缓锡槽内横向温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装置对原有设备的改动小,将保护气体在锡槽内进行横向循环,使锡槽内横向温度均衡,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不会影响已有的工作制度,且无需额外动力,节省了能源,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205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面板及其像素阵列
- 下一篇:一种键选编码不受限多重简码汉字输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