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纹式保压中阻力硬膜外腔判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20336.3 | 申请日: | 2014-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3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雁璞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雁璞 |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M1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2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纹 式保压中 阻力 硬膜外腔 判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判断穿刺针是否到达硬膜外腔的螺纹控制保压式中阻力装置。
背景技术
精准判断穿刺针是否到达硬膜外腔是目前硬膜外麻醉手术非常关键的一步,穿刺针过深或过浅都达不到麻醉效果!过深还会造成损伤脊髓或神经,如不能及时采取措施严重的还会造成死亡。目前麻醉医生们完全靠经验通过推杆与套筒摩擦阻力低于或小于0.5N的低阻力注射器在使用中完全凭手感来判断,也就是说当穿刺针进入皮下组织达到致密的黄韧带组织时低阻力推杆压力较大,当穿刺针穿透韧带瞬间压力得到释放,医生仅凭感觉来判断穿刺针进入硬膜外腔,但是还不能完全判定,此时还要回抽低阻力推杆如低阻力推杆无压力变化可初步判断位置正确。由于人体体型胖瘦及年龄的差异,每次硬膜外腔穿刺手术判断的指标也有所不同,这就对麻醉医生们需要有极高的临床经验。
针对上述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针对普通注射器进行了改进,从而解决了医师们多年凭手感来判断穿刺针所在位置,而且能达到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螺纹式保压中阻力硬膜外腔判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螺纹式保压中阻力硬膜外腔判断装置,包括筒体、推杆及橡胶活塞,推杆前端与置于筒体内且能沿筒体内壁滑动的橡胶活塞连接,其特点为在筒体的中部或前部的顶端或筒体的前端开设有与筒体连通的通气孔,该通气孔与软性物体连通,在推杆的横向杆体上设有推杆体螺纹,相应在筒体的尾部内壁设有能与推杆体螺纹进行螺纹连接的筒体螺纹。
所述螺纹式保压中阻力硬膜外腔判断装置,包括筒体、推杆及橡胶活塞,推杆前端与置于筒体内且能沿筒体内壁滑动的橡胶活塞连接,其特点为在筒体的中部或前部的顶端或筒体的前端开设有与筒体连通的通气孔,该通气孔与软性物体连通,在推杆的横向杆体上设有能与筒体的内壁进行紧配合的卡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推杆前行使软性物体受气压影响充盈,并可以通过旋转推杆角度使软性物体保持充盈,当穿刺针穿透韧带瞬间压力得到释放软性物体瞬间塌陷,达到可以判断穿刺针所到达的位置,从而解决了医师们多年凭手感来判断穿刺针所在位置,而且能达到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中的软性物体通过通气孔与筒体内腔连通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实施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筒体4、推杆1及橡胶活塞,推杆1前端与置于筒体4内且能沿筒体4内壁进行活塞滑动的橡胶活塞5连接,其结构特点为在筒体4的中部或前部的顶端或筒体4的前端开设有与筒体连通的通气孔7,该通气孔7与软性物体6连通,在推杆1的横向杆体上设有推杆体螺纹2,一般可以在推杆1的横向杆体的中后部上设有推杆体螺纹2,相应在筒体4的尾部内壁设有能与推杆体螺纹2进行螺纹连接的筒体螺纹3,本实用新型的筒体4内壁的筒体螺纹3采用此种螺纹式结构与推杆上的推杆体螺纹2相匹配,通过旋转推杆可轻松控制软性物体增大或缩小,能很好地解决了推杆前行软性物体受压力过大造成推杆回退的问题,筒体4前端可以通过螺纹或插头8与穿刺针连接。
实施例2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筒体4、推杆1及橡胶活塞5,推杆1前端与置于筒体4内且能沿筒体4内壁滑动的橡胶活塞5连接,其结构特点为在筒体4的中部或前部的顶端或筒体4的前端开设有通气孔7,该通气孔7与软性物体6连通,在推杆1的横向杆体上设有能与筒体4的内壁进行紧配合的卡头2-1,一般可以在推杆1的横向杆体的中后部上设有一圈卡头2-1,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推杆1的横向杆体上设有一圈能与筒体4的内壁进行紧配合的卡头2-1,通过推进推杆使其上的卡头2-1进入筒体4且与其内壁进行紧配合、可轻松控制软性物体增大,或拔离推杆可以轻松控制软性物体缩小,能很好地解决了推杆前行软性物体受压力过大造成推杆回退的问题,筒体4前端可以通过螺纹或插头8与穿刺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1.由推杆1回抽3ml后与穿刺针衔接。衔接方式可分为螺纹或静配合式两种。2.由推杆1前行至软性物体6受压力充盈。3. 由于推杆1前行致使软性物体受压力增大会造成推杆后退,达不到使软性物体充盈的目的,此时将推杆1旋转,使推杆1上的推杆体螺纹2与筒体螺纹3相匹配,达到软性物体保持相应大小,如需继续增大,可继续旋转推杆1直至达到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雁璞,未经张雁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203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腔镜手术器官穿刺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活检穿刺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