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鼻炎电子治疗仪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19987.0 | 申请日: | 2014-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3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徐凌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凌云 |
主分类号: | A61N5/067 | 分类号: | A61N5/0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鼻炎 电子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具体涉及一种鼻炎电子治疗仪。
背景技术
鼻炎在临床出现频率比较高、发病人群范围广且数量多,并能引起多种鼻炎并发症;现有的鼻炎治疗仪是通过纳米的软激光修复受损鼻粘膜组织,提高鼻组织排毒代谢和自然免疫能力,改善鼻腔通气状态,缓解鼻过敏反应,但这种鼻炎治疗仪价格昂贵,结构太过复杂,使用起来比较麻烦,对人体容易产生有副作用,治疗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鼻炎电子治疗仪。
其技术方案是:鼻炎电子治疗仪,包括安装在壳体内部的电路板、左鼻塞和右鼻塞,左鼻塞和右鼻塞分别与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左鼻塞为一端粗、另一端细且内设空腔的圆柱状结构,细端的端部设有左激光管,左激光管外围设有与其空腔相通的左气孔,细端外部设有第一左电极环和第二左电极环,其粗端的端部设有与其空腔相通的左气口;所述右鼻塞为一端粗、另一端细且内设空腔的圆柱状结构,细端的端部设有右激光管,右激光管外围设有与其空腔相通的右气孔,细端外部设有第一右电极环和第二右电极环,其粗端的端部设有与其空腔相通的右气口;所述电路板包括电阻、可调电阻、电位器、电容、集成电路、变压器、三极管、二极管、电池和开关,电池的正极通过开关与可调电阻的一端、第二电阻的一端、变压器初级的一端、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第五电阻的一端、第六电阻的一端、集成电路的4脚及集成电路的8脚相连接,可调电阻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电阻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及第一电容的一端相连接,第一三极管的第一基极与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一三极管的第二基极与第三电阻的一端及第四电阻的一端相连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变压器初级的另一端及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变压器次级的一端与第一电位器的一静端相连接,变压器次级的另一端与第一电位器的另一静端、第一左电极环及第一右电极环相连接,第一电位器的动端与继电器第一触点的动端相连接,继电器第一触点的常开端与第二左电极环相连接,继电器第一触点的常闭端与第二右电极环相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继电器第二触点的动端相连接,继电器第二触点的常开端与右激光管的正极相连接,继电器第二触点的常闭端与左激光管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第三二极管的负极及集成电路的7脚相连接,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二电位器的一静端相连接,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电位器的另一静端相连接,第二电位器的动端与集成电路的2脚、集成电路的6脚及第二电容的正极相连接,集成电路的5脚与第三电容的一端相连接,集成电路的3脚与第四二极管的负极及继电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电池的负极与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第二电容的负极、第三电容的另一端、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集成电路的1脚、继电器的另一端、第四二极管的正极、左激光管的负极及右激光管的负极相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型号为NE555。
其中,所述左鼻塞和右鼻塞的较细一端的端部为球面状结构。所述左激光管及右激光管均为激光发光二极管,其发光端露出在左鼻塞和右鼻塞的端部外。所述第一左电极环和第二左电极环的间距为5—10毫米,所述第一右电极环和第二右电极环的间距为5—10毫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容易制作、体积小、方便操作、无副作用、成本低廉、治疗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凌云,未经徐凌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199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感应铝箔封口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绿激光前列腺治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