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动总泵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19979.6 | 申请日: | 2014-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93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郑惠洪;王建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思通(厦门)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1/16 | 分类号: | B60T11/1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动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制动总泵。
背景技术
制动总泵是汽车制动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踏板力的作用推动主缸中的活塞向前移动,使制动主缸压力腔产生液压,再通过制动总泵的出油口向整车的制动系统输送液压,从而实现汽车的刹车功能。如图1所示,传统的制动总泵主要由油杯总成1’、缸体2’、P活塞组件3’、S活塞组件4’组成。所述的P活塞组件3’和S活塞组件4’以可来回移动的方式套置在缸体2’的活塞腔内,P活塞组件3’的内端和S活塞组件4’的内端相互抵靠,P活塞组件3’的外端与助力器的出力杆顶靠。该传统的制动总泵具有ABS和补偿孔式等的制动总泵,这类总泵回油速度慢(即对总泵工作腔的补油速度慢),导致刹车距离变长;且总泵的缸体2’要随着行程和排量的增大而加长,一旦缸体长度较长,对有限的汽车底盘空间来说不易装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动可靠、稳定且制动时回油快、制动距离短的制动总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制动总泵,包括油杯总成、缸体、P活塞组件、S活塞组件、阀芯、两根停止销;所述的油杯总成安装在缸体的顶部且通过进油孔和回油孔与缸体的活塞腔连通;所述的P活塞组件和S活塞组件以可来回移动的方式套置在缸体的活塞腔内,P活塞组件的内端和S活塞组件的内端相互抵靠,P活塞组件的外端与助力器的出力杆顶靠;所述的两根停止销分别横向固定穿置在缸体的活塞腔内;
所述的P活塞组件包括P活塞杆、S皮碗;所述的S皮碗套接在P活塞杆的中部,所述的P活塞杆的外端具有一个让助力器的出力杆插入的沉孔,活塞杆的内端具有一个阶梯孔,在阶梯孔的底部设有一个小棒孔,在P活塞杆的中部沿径向开设一个横孔,该横孔与小棒孔连通;S皮碗套接在P活塞杆的内端; 在P活塞杆的阶梯孔内活动套置一阀芯,阀芯上的阀棒与一根停止销相对并可形成顶靠;
所述的S活塞组件包括S活塞杆、S皮碗、S弹簧、P弹簧、连杆、弹簧座;所述的S活塞杆的内端通过连杆与弹簧座连接,S活塞杆的外端具有一个阶梯孔,在阶梯孔的底部设有一个小棒孔,在S活塞杆的中部沿径向开设一个横槽,该横槽与小棒孔连通;S弹簧的一端顶靠在S活塞杆具有阶梯孔的外端上,S弹簧的另一端顶靠在缸体活塞腔的内端面上;P弹簧套接在连杆上,P弹簧的两端分别顶靠在S活塞杆的内端面和弹簧座上;在P活塞杆的两端分别套接S皮碗,在S活塞杆的阶梯孔内活动套置一阀芯,阀芯上的阀棒与另一根停止销相对并可形成顶靠。
所述的阀芯由阀腔、阀棒、阀碗、阀弹簧和扣片组成;所述的阀腔为P活塞杆或S活塞杆的阶梯孔,在阶梯孔的底部设有一个小棒孔,阀碗固定套接阀棒的一端,阀棒连同套接其上的阀碗一起活动套置在阶梯孔内,阀棒的另一端间隙插入小棒孔内且阀棒的移动轨迹延伸至停止销;所述的阀弹簧套置在阶梯孔内且阀弹簧两端分别顶靠在阀棒的端面和扣片上,扣片卡置在阶梯孔中部的环形槽内。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索环、限位垫片;所述的油杯总成的出油管和回油管与缸体进油口和回油口之间设有索环,在缸体的进油口内设有限位垫片。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导承座、活塞导承、卡环、导承皮碗、导承O环;所述的导承座、活塞导承、卡环依次套置在缸体的活塞腔口处,P活塞杆外段穿设在活塞导承内,在P活塞杆外段与活塞导承之间设有导承皮碗,在活塞导承与缸体的活塞腔之间设有导承O环。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制动总泵缸体内的S活塞组件和P活塞组件中各加装一套阀芯机构,该阀芯机构使得本实用新型在制动时,回油快、制动距离短,且缸体采用柱塞式结构,体积短,排量大,进、补制动液及排除制动液速度快,不易产生噪音和制动失效现象,提高了制动可靠性和稳定性且结构新颖。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用制动总泵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P活塞组件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S活塞组件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踩刹车时的状态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与助力器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思通(厦门)制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安思通(厦门)制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199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燃机车行车安全电路装置
- 下一篇:一种驻车制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