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松式进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19007.7 | 申请日: | 2014-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20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乐德忠;沈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美欣达印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23/04 | 分类号: | D06B2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刚;刘晓阳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松式进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松式进布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印染生产设备的松式进布装置。
背景技术
印染企业在连续生产线上,坯布均是通过进布架的牵引进入轧车的。但是现有的进布结构,坯布会因为受到较大的牵引力而出现布面拉长的问题,从而影响到最终布匹成品的品质。因此,在坯布进入轧车的过程中,应该保证进布所受的张力不能太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松式进布装置。它可以保障坯布进入轧车时不会受到过大的张力,从而保障布匹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松式进布装置,其特点是:包括一个设于元宝车上方的前置传输辊,元宝车内放置布卷,布卷上的坯布从前置传输辊上方绕过后,绕过第一罗拉上方,然后绕过第二罗拉下方后进入进布架;坯布经过进布架上的进布牵引轮进入进布牵引轮下方的吸边器后,经过第三罗拉进入轧车;所述前置传输辊两侧设有压辊,所述前置传输辊和第一罗拉之间坯布正下方设有红外测距传感器。此时,布匹进入轧车前可由前置传输辊进行预传输,通过调节前置传输辊的转速即可调节前置传输辊和进布牵引轮之间的坯布所受的张力。
前述的松式进布装置中,所述第一罗拉、第二罗拉和前置传输辊在同一个水平面上。
前述的松式进布装置中,所述进布牵引轮、吸边器和第三罗拉在同一个竖直平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布牵引轮前设置前置传输辊,从而可利用前置传输辊将坯布进行预传输,从而可防止进布牵引轮对坯布的过度牵引而导致布面拉长。而且本实用新型还在所述前置传输辊和第一罗拉之间坯布正下方设有红外测距传感器,从而可根据坯布自然下垂的距离以判断坯布是否受到过大的张力,进而便于调节前置传输辊的转速以克服张力过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洁紧凑,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元宝车,2-布卷,3-坯布,4-前置传输辊,5-压辊,6-第一罗拉,7-第二罗拉,8-进布牵引轮,9-吸边器,10-第三罗拉,11-轧车,12-红外测距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一种松式进布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一个设于元宝车1上方的前置传输辊4,元宝车1内放置布卷2,布卷2上的坯布3从前置传输辊4上方绕过后,绕过第一罗拉6上方,然后绕过第二罗拉7下方后进入进布架8;坯布3经过进布架上的进布牵引轮8进入进布牵引轮8下方的吸边器9后,经过第三罗拉10进入轧车11;所述前置传输辊4两侧设有压辊5,所述前置传输辊4和第一罗拉6之间坯布3正下方设有红外测距传感器12。所述第一罗拉6、第二罗拉7和前置传输辊4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所述进布牵引轮8、吸边器9和第三罗拉10在同一个竖直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红外测距传感器12检测到布匹高度大于一定值时,可加快前置传输辊4的转速,使前置传输辊4和第一罗拉6之间坯布3自然下垂,当坯布自然下垂时,坯布肯定不会受到过大的张力,因此可以保证布面不被拉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美欣达印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美欣达印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190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