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节能流体加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18949.3 | 申请日: | 2014-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76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才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才照 |
| 主分类号: | F04C11/00 | 分类号: | F04C11/00;F04C23/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节能 流体 加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加速领域,尤其涉及的是可提高风速度的高速风机以及加快水流速度的高速水泵。
背景技术
根据中国国家《铝镁制品机械加工防爆安全技术规范》,金属粉尘防爆抽风系统的管道风速要求不低于25米/秒,但是很多企业的粉尘防爆抽风系统不达标,主要是由设计及设备局限造成,现有市面的抽风机成本高、效率低、风速低,因此,现有金属粉尘防爆抽风系统技术尚有待改进和发展。
同时,在高速水泵领域也出现同样水流加速达不到行业的需求现状,而且现状的水泵不耐砂阻抗,吸程低,因此,现有高速水泵也急切需要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节能流体加速器,成本低、效率高、流体速度快。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效节能流体加速器,包括:电机、第一螺旋增压泵、螺旋增压隧道管和第二螺旋增压泵,螺旋增压隧道管同轴连接在第一螺旋增压泵与第二螺旋增压泵之间,电机经由传动机构带动螺旋增压隧道管转动,其中螺旋增压隧道管的直径比螺旋增压泵管的直径小。
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流体加速器,其中:所述第一螺旋增压泵包括第一增压泵管和第一螺旋叶片,第一螺旋叶片固定在螺旋增压隧道管的端部,第一增压泵管安装后套在第一螺旋叶片的外部,第一增压泵管安装在第一螺旋叶片的外部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处。
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流体加速器,其中:所述第一螺旋叶片为弧度螺旋叶片,其横断面沿径向轮廓线呈弧形。
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流体加速器,其中:所述第二螺旋增压泵包括第二增压泵管和第二螺旋叶片,第二螺旋叶片固定在螺旋增压隧道管的端部,第二增压泵管安装后套在第二螺旋叶片的外部。
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流体加速器,其中:所述第二螺旋叶片为弧度螺旋叶片,其横断面沿径向轮廓线呈弧形。
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流体加速器,其中:进风口位于第一螺旋增压泵端,出风口位于第二螺旋增压泵端,进风口的口径大于出风口的口径。
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流体加速器,其中:所述电机经由一变频器调节控制转速。
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流体加速器,其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带轮、皮带和被动带轮,主动带轮连接在电机上,被动带轮套接在螺旋增压隧道管上,皮带套接在主动带轮与被动带轮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高效节能流体加速器,由于采用了两个同轴连接的螺旋增压泵,在电机的带动下增压泵内的螺旋叶片随螺旋增压隧道管一同转动,突破了现有设计及设备的局限,结构简单、成本低,同时效率高、风速快,足以满足当前国家标准对铝镁制品机械加工的防爆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同时也极大提高了现有高速水泵的水流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节能流体加速器的结构原理图,该节能流体加速器包括电机140、第一螺旋增压泵110、螺旋增压隧道管130和第二螺旋增压泵120,螺旋增压隧道管130同轴连接在第一螺旋增压泵110与第二螺旋增压泵120之间,电机140经由传动机构带动螺旋增压隧道管130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节能流体加速器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螺旋增压泵110包括第一增压泵管112和第一螺旋叶片111,第一螺旋叶片111固定在螺旋增压隧道管130的右端部,具体的,螺旋增压隧道管130的右端部轴向延伸出一适配沉入第一螺旋叶片111端部的第一安装斗,第一螺旋叶片111在固定时其端部沉入第一安装斗并焊接牢固,第一螺旋叶片111可随螺旋增压隧道管130的转动而转动,第一增压泵管112安装后套在第一螺旋叶片111的外部且固定不动,第一增压泵管112安装在第一螺旋叶片111的外部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处。
优选地,所述第一螺旋叶片111为弧度螺旋叶片,其横断面沿径向轮廓线呈弧形,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一螺旋增压泵110的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才照,未经王才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189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间腔结构及双级增焓转子式压缩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转子齿轮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