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层柔性丝网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18082.1 | 申请日: | 2014-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4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刘荣辉;陈菡;翟载腾;胡明亮;腊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G1/58 | 分类号: | B64G1/58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柔性 丝网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天器中多层隔热组件的固定,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层柔性丝网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多层隔热组件(简称多层)具有超强的隔热性能,是一种在航天器上广泛使用的热控产品,安装在航天器内外表面,以减少空间外热流等对航天器仪器设备的影响,有利于航天器仪器设备的热隔离和精密温度控制。
多层隔热组件是一种柔性材料,在航天器上安装时必须依附于航天器仪器设备的结构件外表面。一般航天器上大面积多层隔热组件(≥Φ200mm)固定时必须增加结构件(铝合金蜂窝板或碳纤维杆件),多层采用尼龙搭扣(软硬互搭)或线绳捆扎等方法固定在结构件外,保证航天器在发射过程剧烈振动环境中多层不松动或脱落,满足热控隔热设计要求。
航天器多层一般采用铝合金蜂窝板或碳纤维杆件结构件固定装置,虽然刚度高、承载能力强,但重量大、成本高(≥2kg/m2、≥10万元/m2)。多层隔热组件自身重量很轻(0.5kg/m2),对结构件刚度和承载力要求不高。大面积多层隔热组件固定采用铝合金蜂窝板或碳纤维杆件结构件固定装置虽然能力满足航天器热控功能、性能,占用航天器重量资源,且制造成本高。综上所述,经济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层柔性丝网固定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层柔性丝网固定装置包括丝网和固定件;
其中,所述固定件的周向上设置有丝网固定孔;所述丝网通过连接所述丝网固定孔固定在所述固定件的内侧。
优选地,所述丝网包括多条金属丝,所述金属丝的两端分别连接不同位置的所述丝网固定孔;多条金属丝两两之间相互交错构成网状。
优选地,还包括压接端子,金属丝的两端通过压接端子连接所述丝网固定孔。
优选地,所述丝网固定孔在所述固定件的周向上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丝网固定孔在所述固定件的轴向设置有多个,从而多条金属丝构成过个相互平行的丝网或交错的立体网。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为航天器结构件,所述丝网采用钢丝、铜丝、合金丝中的任一种或任多种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实施容易,不需要额外增加新工艺和新工装硬件,仅依靠航天器上原有的配套设备即可实现;
2.本实用新型可靠性高,整套装置产品均是航天器常用的成熟产品;
3.本实用新型加工简便,适应性广泛;
4.本实用新型节约了航天器上宝贵的重量,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流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为丝网;
2为航天器结构件;
3为压接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层柔性丝网固定装置包括丝网1和固定件;其中,所述固定件的周向上设置有丝网固定孔;所述丝网通过连接所述丝网固定孔固定在所述固定件的内侧。
所述丝网1包括多条金属丝,所述金属丝的两端分别连接不同位置的所述丝网固定孔;多条金属丝两两之间相互交错构成网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层柔性丝网固定装置还包括压接端子3,金属丝的两端通过压接端子3连接所述丝网固定孔。所述丝网固定孔在所述固定件的周向上均匀分布。
所述丝网固定孔在所述固定件的轴向设置有多个,从而多条金属丝构成过个相互平行的丝网或交错的立体网。所述固定件为航天器结构件2,所述丝网采用钢丝、铜丝、合金丝中的任一种或任多种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180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