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植物生长自动浸灌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20617949.1 申请日: 2014-10-23
公开(公告)号: CN204157402U 公开(公告)日: 2015-02-18
发明(设计)人: 陈洪凯;吴帆 申请(专利权)人: 陈洪凯;吴帆
主分类号: A01G27/04 分类号: A01G27/04
代理公司: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代理人: 王玉芝
地址: 400074 *** 国省代码: 重庆;8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植物 生长 自动 灌装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属于荒漠化、石漠化治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荒漠化石漠化地区植物生长自动浸灌装置。 

背景技术

荒漠化是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破坏、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因素造成的大片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的自然(非自然)现象,土地荒漠化最终结果大多是沙漠化。我国荒漠化形势十分严峻,根据1998年国家林业局防治荒漠化办公室等政府部门发表的材料指出,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全国沙漠、戈壁和沙化土地普查及荒漠化调研结果表明,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4%,近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影响。据中、美、加国际合作项目研究,中国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541亿人民币。 

石漠化是“石质荒漠化”的简称,指在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生产能力衰退或丧失,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从成因来说,导致石漠化的主要因素是人为活动。由于长期以来自然植被不断遭到破坏,大面积的陡坡开荒,造成地表裸露,加上喀斯特石山区土层薄,基岩出露浅,暴雨冲刷力强,大量的水土流失后岩石逐渐凸现裸露,呈现“石漠化”现象,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石漠化”的程度和面积也在不断加深和发展。 目前贵州石漠化面积已达5万km2,加上云南及其周边地区,石漠化正在以每年约2500km2的速度迅速扩展,而贵州为1800km2,其发展速度和危害超过西北的沙漠化。以贵州为中心的西南地区,石漠化正威胁着多达111.6万km2的土地,为此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上百亿元。因此,进行石漠化的预防和治理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荒漠化和石漠化治理的核心是植被建设,植树造林是核心工程技术措施。然而荒漠化、石漠化地区异常缺水的地表环境、以及干旱的气候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植物生长的存活率。植被、土壤和水分是生态系统中三个相互关联的、重要且敏感的自然环境因素,其中土壤和水分是植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有了适合植被快速、稳定生长的土壤和水分,植被才能在短期内恢复,恢复了植被的根系具有固定土壤的功能,从此才能进入植被恢复的良性循环。由于干旱缺水,现有荒漠化、石漠化地区植被生长的存活率很低,抗旱能力差,不能有效的满足荒漠化、石漠化治理的需求。如何有效的获取大量的水分并储存起来是荒漠化、石漠化地区植物生长的关键,对荒漠化、石漠化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生长自动浸灌装置,能自动长时间给植物供水,有效解决荒漠化、石漠化地区植物生长对水分获取的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植物生长自动浸灌装置,包括漏斗形端口、弧形浸灌管和营养袋,所述漏斗形端口的顶部设有过滤网,所述弧形浸灌管的一端与所述漏斗形端口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营养袋连接,所述 漏斗形端口和弧形浸灌管内设有浸灌带,所述营养袋内设有储水部,所述浸灌带和储水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漏斗形端口顶部设有多个吸水根,所述营养袋上设有多个排水根,所述吸水根与浸灌带连接,所述排水根与储水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漏斗形端口中设有防蒸发层,所述防蒸发层置于所述过滤网与浸灌带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植物生长自动浸灌装置能自动长时间给植物供水,提高植物的存活率和抗旱能力,有效解决了荒漠化、石漠化地区植物生长对水分获取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植物生长自动浸灌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2,本实用新型的植物生长自动浸灌装置包括漏斗形端口4、弧形浸灌管5和营养袋7,所述漏斗形端口4的顶部设有过滤网2,所述弧形浸灌管5的一端与所述漏斗形端口4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营养袋7连接,所述漏斗形端口4和弧形浸灌管5内设有浸灌带6,所述营养袋7内设有储水部9,所述浸灌带6和储水部9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洪凯;吴帆,未经陈洪凯;吴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179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