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工作面电磁法电缆转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17908.2 | 申请日: | 2014-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0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明;吴健生;刘耀徽;耿德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13/642;G01V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作面 电磁 电缆 转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球物理电磁法仪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环工作面电磁法电缆转接器。
背景技术
环工作面电磁法通过环绕工作面的回线发射一次场脉冲信号,在底板岩层中激发产生感应涡旋电流,岩层中的涡旋电流不会立刻消失,而是随着欧姆损耗由稳定状态逐渐衰减到零。地质体含水越高其电阻率就越低,其产生的感应涡流也就越强,衰减也相对较慢。采集其感应二次场信号就可以判断工作面内部及工作面底板的富含水情况。环工作面电磁法需要将电缆环绕采煤工作面布置,再与仪器连接构成发射回路,目前还没有一种合适的环工作面电磁法电缆转接器将电缆与仪器进行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提高环工作面电磁法系统稳定性的环工作面电磁法电缆转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环工作面电磁法电缆转接器,包括转接器主体,该转接器主体呈中空的T型结构,其三个端部分别设有转接器接口、转接器接头和仪器连接口,所述转接器接口和转接器接头分别与外部电缆匹配连接,所述仪器连接口与环工作面电磁法仪器匹配连接。
所述转接器接口内设有第一铜针和第二铜针,所述转接器接头内设有第一铜孔和第二铜孔,所述仪器连接口内设有第三铜针和第四铜针,所述第一铜针与第二铜孔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第二铜针和第三铜针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第一铜孔和第四铜针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导线设在转接器主体内。
所述转接器接口和仪器连接口内设有防倒插的梯形凸起,所述转接器接头内设有防倒插的梯形凹槽。
所述转接器接口和仪器连接口的内侧边缘设有与外部电缆、环工作面电磁法仪器相应连接的螺纹;
所述转接器接头外侧边缘设有与外部电缆匹配连接的螺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可方便地将电缆与环工作面电磁法仪器进行连接,使电缆与仪器构成发射回线,提高了环工作面电磁法系统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连接口或接头内设有防倒插的梯形凸起或梯形凹槽,可以方便控制电缆或仪器的插接方向,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转换器接口正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转换器接头正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仪器连接口正面示意图。
图中,1、转接器接口,2、转接器主体,3、转接器接头,4、仪器连接口,5、螺纹,6、第一铜针,7、第二铜针,8、第一铜孔,9、第二铜孔,10、第三铜针,11、第四铜针,12、导线,13、梯形凸起,14、梯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环工作面电磁法电缆转接器,包括转接器主体2,该转接器主体2呈中空的T型结构,其三个端部分别设有转接器接口1、转接器接头2和仪器连接口4,转接器接口1和转接器接头2分别与外部电缆匹配连接,仪器连接口4与环工作面电磁法仪器匹配连接,,该电缆转接器将外部电缆与环工作面电磁法仪器进行连接,使电缆与仪器构成回路,方便了外部电缆与仪器的连接,提高了环工作面电磁法系统的稳定性。
如图2-图5所示,转接器接口1内设有第一铜针6和第二铜针7,转接器接头2内设有第一铜孔8和第二铜孔9,仪器连接口4内设有第三铜针10和第四铜针11,第一铜针6与第二铜孔9通过导线连接,第二铜针7和第三铜针10通过导线连接,第一铜孔8和第四铜针11通过导线连接,导线12设在转接器主体2内。转接器接口1和仪器连接口4内设有防倒插的梯形凸起13,转接器接头2内设有防倒插的梯形凹槽14,可以控制外部电缆和环工作面电磁法仪器的连接方向。转接器接口1和仪器连接口4的内侧边缘设有与外部电缆、环工作面电磁法仪器相应连接的螺纹5;转接器接头2外侧边缘设有与外部电缆匹配连接的螺纹5。
使用上述电缆转换器时,外部电缆与转接器插口和转接器接头连接,环工作面电磁法仪器连接口与仪器连接,仪器发出的信号便可以通过转接器传送到电缆激发一次电磁场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179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割草机用带插头螺旋电缆
- 下一篇:一种360度旋转的USB转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