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液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17687.9 | 申请日: | 2014-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47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史君;王健;王静江;崔月;徐丽艳;郭洪元;马宏伟;胡学悦;冯文元;张利仁;张利粉;刘志军;焦金华;王大明;孙辉宇;王俊荣;崔勇;王金萍;赵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4 | 分类号: | B01J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祁建国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离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固液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的溶剂和催化剂颗粒的分离多用负压抽出的方法,由于使用的溶剂多为易挥发、易致毒的液体,这样不仅溶剂容易泄露、挥发,同时存在因操作人员难免吸入溶剂蒸汽而影响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的风险,而且存在操作和后续清理十分困难、耗费时间长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固液分离装置,通过氮气对催化剂反应釜施加微正压,使溶剂从反应釜的一侧流出,实现了催化剂颗粒和溶剂的良好分离,具有操作简单易行、安全环保、用时短等优点,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包括:
储气装置;
反应釜,所述反应釜包括进气口、出液口和加料口,所述加料口上设有无孔的第一塞子,所述出液口上设有带有出液管的第二塞子,所述出液管下端口位于所述反应釜的下部,所述储气装置与所述进气口连接;
溶剂回收装置,所述溶剂回收装置包括溶剂进口,所述溶剂进口上设有带进液孔和出气孔的第三塞子,所述进液孔与所述出液管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废气回收装置,所述废气回收装置与所述溶剂回收装置的所述出气孔通过管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上设有启闭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上设有带有进气管的第四塞子,所述储气装置与所述进气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的下端口位于所述反应釜的上部。
进一步的,所述溶剂回收装置的所述进液孔中设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与所述出液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溶剂回收装置的所述出气孔中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与所述废气回收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液管的下端口位于所述溶剂回收装置的下部。
优选的,所述出气管的下端口位于所述溶剂回收装置的上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向反应釜内输入惰性气体对反应釜施加微正压,使溶剂从反应釜的一侧流出,实现了催化剂颗粒和溶剂的良好分离,具有操作简单易行、安全环保、用时短等优点,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固液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储气装置;
2、反应釜;
3、进气口;
4、出液口;
5、加料口;
6、第一塞子;
7、第二塞子;
8、出液管;
9、溶剂回收装置;
10、溶剂进口;
11、第三塞子;
12、第四塞子;
13、进气管;
14、进液管;
15、出气管;
16、管道;
17、启闭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出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详细的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第一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固液分离装置,包括
储气装置1;
反应釜2,所述反应釜2包括进气口3、出液口4和加料口5,所述加料口5上设有无孔的第一塞子6,所述出液口4上设有带有出液管8的第二塞子7,所述出液管8下端口位于所述反应釜2的下部,所述储气装置1与所述进气口3连接;
溶剂回收装置9,所述溶剂回收装置9包括溶剂进口10,所述溶剂进口10上设有带进液孔和出气孔的第三塞子11,所述进液孔与所述出液管8连接。
具体使用时,装有惰性气体(如氮气)的储气装置1与进气口3连接,加料口被第一塞子6封闭,反应釜2内出液管8的下端口始终处于溶剂液面以下,出液管8的上端口与溶剂回收装置9的进液孔连接,将惰性气体输入到储气装置1内,反应釜内密闭性良好,随着气体的输入,反应釜内压强增大,使溶剂顺着出液管8流入到溶剂回收装置9内。
该装置具备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易行、工艺过程安全环保,用时短等优点,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第二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固液分离装置,包括
储气装置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176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干中灰防锈漆制备装置
- 下一篇:反应釜下料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