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颈垫可前移按摩垫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17281.0 | 申请日: | 2014-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2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李锦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锦祥 |
主分类号: | A61H7/00 | 分类号: | A61H7/00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林捷华 |
地址: | 355000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颈垫可前移 按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按摩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颈垫可前移按摩垫,尤其是颈垫可相对背垫前移的按摩垫。
背景技术:
CN202699546U,公开一种按摩垫,其结构包括有:按摩垫支架、颈肩揉捏机构、腰背推拿按摩机构、腿部按摩机构、角度调节机构和升降调节机构。其中腰背推拿按摩机构、腿部按摩机构和升降调节机构均设置在按摩垫支架上,角度调节机构设置在按摩垫支架上端并与颈肩揉捏机构连接,用于对颈肩揉捏机构进行角度调节;升降调节机构与角度调节机构连接,用于对颈肩揉捏机构进行上升、下降的调节。
虽然该方案给出了颈垫可相对背垫升降和向前摆动的功能,以满足对颈肩部的按摩,但还是需要人体坐直后才行,若人体在自然前倾的坐姿下,要达成颈肩部的按摩,是不能实现的。如何改善现有技术结构,使颈垫可适当前移,抵触及自然前倾的颈肩部,即成为本实用新型研究的对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颈垫分为活动部和固定部两部分,通过水平滑动机构定位成一体,按摩装置安装在活动部一侧,固定部一侧通过立柱定位在背垫上方的颈垫可前移按摩垫。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颈垫可前移按摩垫,包括有颈垫和背垫,颈垫通过立柱活动定位在背垫顶部;其特征是:颈垫包括活动部和固定部,所述活动部和固定部内对应嵌设有活动框和固定框,所述活动框和固定框通过水平滑动机构定位;在活动框一侧安装有按摩装置,固定框一侧设有立柱定位机构。
所述水平滑动机构指的是杆件和套筒,所述杆件表面设有槽口,一端固定在固定框上,另一端穿过所述的套筒;所述套筒穿设并固定在活动框上,与固定框相邻端的端口上固定有弹性销,该弹性销能插入所述杆件的槽口内形成位置锁定。
所述水平滑动机构指的是两套四连杆机构,两套四连杆机构分立在活动框和固定框的两侧,两端分别定位在活动框和固定框上;在所述两套四连杆上设有同步调整螺栓。
所述固定框一侧通过销轴定位有一立柱基板,在该立柱基板上设有立柱定位机构,该立柱定位机构是指能够容纳立柱端部的嵌套或活动定位立柱的轴座;所述定位立柱基板的销轴上设有角度调节机构,该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棘轮、棘爪、扭簧、解锁轮和轮座;所述棘轮和解锁轮通过所述销轴,同轴安装在轮座上,棘轮端面设有限位点,所述解锁轮具有凸轮面,该凸轮面的半径从小于棘轮半径逐渐过度到大于棘轮半径,解锁轮受所述限位点约束,只能做一角度范围内的旋转;所述棘爪通过导轴安装在棘轮外沿的轮座上,在扭簧作用下始终保持压向棘轮的趋势;所述棘轮和轮座分立固定在所述立柱基板和固定框上。
所述棘轮为对称双轮结构,限位点设在双轮端面之间;所述解锁轮安装在棘轮的双轮之间,所述解锁轮至少在大于棘轮半径部分的凸轮面上设有浅齿槽。
本实用新型的颈垫由活动部和固定部组成,并通过水平滑动机构定位,活动部承载着按摩装置,相对固定部可做前移,使得按摩装置更为前凸,抵触及自然坐姿的颈肩部;再则,配合角度调节机构,使得颈垫整体还可往前倾,可使按摩装置直接抵触及双肩部,实现颈部和双肩部的按摩之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按摩垫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按摩垫直立状态示意图
图3按摩垫直立侧视示意图
图4颈垫前移侧视示意图
图5颈垫前倾侧视示意图
其中
1—背垫 2—颈垫 21—活动框 22—固定框
23—立柱基板 24—销轴 3—立柱 31—立柱定位机构
32—嵌套 4—杆件 41—槽口 5—套筒
51—弹性销 6—按摩装置 7—角度调节机构 71—棘轮
710—限位点 72—棘爪 720—导轴 73—扭簧
74—解锁轮 740—浅齿槽 75—轮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锦祥,未经李锦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172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