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除PT二次回路压降的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17206.4 | 申请日: | 2014-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9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程;肖永;王玉萍;杨沁晖;钱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力试验研究院;钱坤 |
主分类号: | G05F1/56 | 分类号: | G05F1/56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胡建华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pt 二次 回路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行业,特别是一种基于电压跟随器原理实现的消除PT二次回路压降的电路。
背景技术
DL/T448-2000《电能计量管理技术管理规程》中规定了各类电能计量装置PT二次回路压降的允许范围。PT二次回路压降在电力计量系统中是个老大难问题,近年来已有解决问题研究成果陆续报道,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减小二次回路导线阻抗。增大PT二次回路导线截面、减小导线长度,减小回路中元器件接点接触电阻。
(2)减小PT二次回路电流,如采用专用的PT二次计量回路。
(3)在PT端将电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以光纤传输,在电能表端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供电能表使用以消除二次回路压降。
(4)引入补偿装置抵消PT二次回路压降引起的比差和角差。补偿装置有定值补偿器、电流跟踪式补偿器、电压跟踪式补偿器等。以电压跟踪式补偿器为例,实时测量PT二次端电压和电能表计端电压,补偿器产生一个与PT二次回路压降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压叠加于PT二次回路,使压降等效为零。
方法(1)(2)是常用方法,但是二次回路导线阻抗仍然存在,并且随时间的推移,回路中元器件接点的氧化使接触电阻变大,压降随之增大,难以根本解决问题。
方法(3)前端电压测量的准确性、数模转换的同步性、准确度是该方法的难点,很多场合需要比对,实施代价高。
方法(4)补偿器需要铺设电缆获取比较信号,存在一定的电磁干扰,补偿电压还存在谐波问题,存在过补偿的风险。
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必须保证计量的准确性,符合计量法与现行的《电能计量管理技术管理规程》规定,体现公正性。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消除PT二次回路压降的电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除PT二次回路压降的电路,在PT二次回路中,于电压互感器出口端处并联一组电阻模块;于所述二次回路中电能表接线端子处串联一组电压跟随器模块;所述电阻模块和电压跟随器模块连接一投切模块,由投切模块控制电阻模块和电压跟随器模块在电压互感器和电能表之间的二次回路中同时处于连接或者断开状态。
本实用新型电路中,所述电压跟随器模块采用运放电压跟随器。
本实用新型电路中,所述电压跟随器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监控模块监控其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电路中,所述CPU监控模块监控电压跟随器模块输出端负荷、电压跟随器模块温度。
所述投切模块、电压跟随器模块由电源模块供电,所述监控模块监测电源模块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中,电阻模块、投切模块、电压跟随器模块、监控模块、温度模块、电源模块、通讯模块、显示模块可以整合为一个快速接入原有电路的压降消除成套装置。
与现有压降消除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方法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方法对PT二次回路压降消除准确,等同于电能表直接获得PT出口端电压,不会产生抬升PT二次出口电压问题。
2、本实用新型方法对PT精度不产生影响,不影响计量综合误差。
3、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投切功能,故障时装置整体退出回路,瞬间恢复原PT二次回路工作状态,安全可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功能模块容易采购生产,产品技术成熟,安装施工方便。
5、本实用新型可以对多台成套装置实时监控管理.
6、便于推广,社会效益好、经济效益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除PT二次回路压降的电路,在PT二次回路中,于电压互感器出口端处并联一电阻模块;于所述二次回路中电能表接线端子处串联一组电压跟随器模块;所述电阻模块和电压跟随器模块连接一投切模块,由投切模块控制电阻模块和电压跟随器模块在电压互感器和电能表之间的二次回路中同时处于连接或者断开状态。
本实用新型电路中,所述电阻模块的阻抗Zx符合以下公式:
Zx=Z+Z2/Zin,
其中Z表示电能表阻抗,Zin表示电压跟随器模块输入端的阻抗,为向量长度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力试验研究院;钱坤,未经贵州电力试验研究院;钱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172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风机盘管系统ZigBee无线智能温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