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楼污废水管路防止倒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16936.2 | 申请日: | 2014-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82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吕永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永煌 |
主分类号: | E03C1/122 | 分类号: | E03C1/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刚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楼 废水 管路 防止 倒灌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废水排放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集合式住宅、高楼的污废水管路防止倒灌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台湾地狭人稠,人民的住宅很多是属于公寓、大楼之类的集合式住宅。此种住宅在同一楼层中可有一个以上的居住单位,而整栋大楼则共用一组或多组污水排放系统。
请参阅图1所示,各栋大楼中的污水排放系统9各具有一或两支主干管91,由最顶楼垂直向下延伸至地下室,通常在地下室会连接水平状态延伸的横干管92,然后再向下转弯通到地下室的污水槽93。在各楼层均具有一个至多个支管94连通到主干管91;而各支管94的另一端则是连接至位于厨房、厕所、浴室、阳台等地板上的排水口,以及浴缸、马桶与洗手台等的排水管。家庭污水会由支管94流至主干管91、横干管92,然后排放到污水槽93中。
集合式住宅的排水系统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排放污废水,但是,由图中我们可轻易发现:家庭所产生的污废水虽可经由支管94、主干管91、横干管92,而排放至污水槽93;然而,横干管92的水平延伸长度通常为数十公尺或上百公尺,在日积月累中的积垢越来越多,以致横干管92容易发生堵塞,而造成污废水往上倒灌入主干管91、支管94及楼层中,严重影响到环境清洁卫生与身体健康。因此要如何改善上述问题与缺失,即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欲研究发展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楼污废水管路防止倒灌系统。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楼污废水管路防止倒灌系统,其包括:一污废水直干管立设于各楼层处,所述污废水直干管设有连接各楼层污废水的支管;一污废水横排放管平列于高楼的地下处,所述污废水横排放管具有一端的第一排放口,以及一连接于污废水直干管底端的入口;一污废水溢流管横列于污废水横排放管的旁侧,所述污废水溢流管具有一第二排放口;一连通管跨设连接在污废水溢流管与污废水横排放管上方之间;当污废水横排放管于第一排放口与入口之间发生堵塞时,污废水经由连通管进入污废水溢流管,以通过第二排放口排出污废水。
前述的高楼污废水管路防止倒灌系统,其中所述污废水横排放管间隔设有多个入口,以及相对数量间隔设置的连通管,各入口分别连接有一污废水直干管,各连通管分别连接至污废水溢流管。
前述的高楼污废水管路防止倒灌系统,其中,所述多根连通管各设有控制启闭的阀件。
前述的高楼污废水管路防止倒灌系统,其中,所述多根连通管各设为虹吸管。
前述的高楼污废水管路防止倒灌系统,其中所述污废水溢流管接近于第二排放口设有一水流检测器,以检测污废水排放。
前述的高楼污废水管路防止倒灌系统,其中,所述水流检测器电性连接一警报器。
前述的高楼污废水管路防止倒灌系统,其中所述高楼的地下处设有一污废水槽,所述污废水横排放管的第一排放口与污废水溢流管的第二排放口各朝下连接于污废水槽。
前述的高楼污废水管路防止倒灌系统,其中所述污废水溢流管接近于第二排放口设有一水流观察器,以观察污废水排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当污废水横排放管发生堵塞时,污废水可利用连通管进入污废水溢流管,再通过第二排放口排出污废水,以有效防止污废水往上倒灌入污废水直干管、支管及楼层中,而更确保环境清洁卫生,并且让维修人员有充分时间安排进行清除堵塞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大楼污水排放系统的管路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高楼污废水管路防止倒灌系统的管路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高楼污废水管路防止倒灌系统正常排放污废水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高楼污废水管路防止倒灌系统利用污废水溢流管排放污废水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高楼污废水管路防止倒灌系统利用污废水溢流管排放污废水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高楼污废水管路防止倒灌系统的管路示意图。
主要符号说明:
1 污废水直干管
11 支管
2 污废水横排放管
21 第一排放口
22 封盖
23 入口
24 堵塞位置
25 堵塞位置
3 污废水溢流管
31 第二排放口
32 封盖
4 连通管
41 阀件
5 水流检测器
6 警报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永煌,未经吕永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169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针线储存器
- 下一篇:一种纳米氧化铝复合芳纶无纬布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