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16570.9 | 申请日: | 2014-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3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 发明(设计)人: | 刘立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豪立车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3B22/10 | 分类号: | A63B22/10;A63H17/267;A63H33/00;B60B19/00;F16C13/00 |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方闻俊 |
| 地址: | 3152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轮 | ||
1.一种转轮,包括套设在销轴(2)上并能以销轴(2)为轴心旋转的轮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轮体(1)的外端面具有凹腔(11),销轴(2)的头部(21)位于凹腔(11)内,所述凹腔(11)内设有多个装饰轮(3),各所述装饰轮(3)的旋转轴心(S)与所述销轴(2)相对固定,以使所述装饰轮(3)只能绕自身的旋转轴心(S)自转,而不能相对所述销轴(2)进行公转;所述装饰轮(3)通过装饰轮(3)外周与所述凹腔(11)的内壁接触配合、或者通过相邻两装饰轮(3)外周的相互接触配合作用下而能绕自身旋转轴心旋转;所述凹腔(11)的开口处设有透明端盖(4)遮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11)内设有轮架(5),轮架(5)约束在所述销轴(2)上使轮架(5)不能相对销轴(2)旋转,轮架(5)上具有多个轴部(51),每个轴部(51)上安装有一个所述装饰轮(3),轴部(51)形成套设其上的装饰轮(3)的旋转轴心(S)。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轮(3)有四个,两个为第一装饰轮(3a),另外两个为第二装饰轮(3b),所述轮架(5)上具有两个左右间隔设置的所述轴部(51),两个所述第一装饰轮(3a)分别套设在所述轴部(51)上,两个所述第二装饰轮(3b)置于凹腔(11)内并分别位于两个第一装饰轮(3a)的上方和下方,第二装饰轮(3b)的外周面同时与凹腔(11)的内周壁及两个第二装饰轮(3b)的外周面形成平面摩擦接触配合,两个所述第一装饰轮(3a)彼此间隔设置,且第一装饰轮(3a)与凹腔(11)的内周壁之间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轮,其特征在于:位于两个第一装饰轮(3a)下方的所述第二装饰轮(3b)的底面具有容置腔(32),所述销轴(2)的头部(21)藏于该容置腔(3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架(5)具有位于左右两侧的弹性脚(52)及位于中部的插脚(53),所述轴部(51)设置在弹性脚(52)的端部,所述销轴(2)的头部开有径向贯穿的插槽(22),所述插脚(53)插设在插槽(22)内并能上下滑移。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架(5)固定在所述销轴(2)上,套设在所述轴部(51)上的装饰轮(3)均与所述凹腔(11)的内壁接触配合,同时各装饰轮(3)相互之间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架(5)具有位于中部的插脚(53)及从插脚(53)向外延伸设置的多根弹性脚(52),所述轴部(51)设置在弹性脚(52)的端部,所述销轴(2)的头部(21)开有径向贯穿的插槽(22),所述插脚(53)插设并固定在插槽(22)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轮(3)的外周与凹腔(11)的内周壁之间为平面摩擦接触配合或齿面摩擦接触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端盖(4)的内端面中心位置处具有向下延伸的环形壁(41),所述销轴的头部(21)藏于该环形壁(41)内。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轮(3)有七个,分别为第一主动装饰轮(3c1)、第二主动装饰轮(3c2)、第三主动装饰轮(3c3)、第一从动装饰轮(3d1)、第二从动装饰轮(3d2)、第三从动装饰轮(3d3)和第四从动装饰轮(3d4),所述轮架(5)上具有三个呈三角状布置的所述轴部(51),各轴部(51)上分别套设有所述第一从动装饰轮(3d1)、第二从动装饰轮(3d2)和第三从动装饰轮(3d3),第一从动装饰轮(3d1)、第二从动装饰轮(3d2)和第三从动装饰轮(3d3)彼此间隔,所述第四从动装饰轮(3d4)设置在凹腔(11)的中心位置并将所述销轴的头部(21)罩住,第四从动装饰轮(3d4)的外周面分别与第一从动装饰轮(3d1)、第二从动装饰轮(3d2)和第三从动装饰轮(3d3)的外周面形成平面摩擦接触,所述第一主动装饰轮(3c1)的外周面同时与凹腔(11)的内周壁及第一从动装饰轮(3d1)、第二从动装饰轮(3d2)的外周面形成平面摩擦接触,所述第二主动装饰轮(3c2)的外周面同时与凹腔(11)的内周壁及第一从动装饰轮(3d1)、第三从动装饰轮(3d3)的外周面形成平面摩擦接触,所述第三主动装饰轮(3c3)的外周面同时与凹腔(11)的内周壁及第二从动装饰轮(3d2)、第三从动装饰轮(3d3)的外周面形成平面摩擦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豪立车业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豪立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1657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