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血管内科引流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16327.7 | 申请日: | 2014-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3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3 | 代理人: | 时建峰 |
地址: | 47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血管 内科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心血管内科引流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引流是心血管内科常用到的手术方式之一,比如对心胞积液的引流,现有的引流瓶一般包括瓶体和引流管,瓶体上接有进液口和负压接口,使用时负压装置需要单独接入,而且当需引流液体较多时,需反复制造负压抽取,操作繁琐,造成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大,患者的积气、积液抽吸不彻底等,同时引流过程的引流量不易观察,负压不易控制,给医务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
现有的心血管内科用引流装置,一般包括引流瓶和引流管,引流瓶的顶部开口处设有密封盖,引流管的另一端贯穿密封盖,伸入到引流瓶的底部,其存在的缺陷是:1、积液在自身压力作用下进行引流,因而不能彻底、完全抽出;2、容易发生积液逆流的现象;3、引流瓶容积有限,当引流的积液量超过引流瓶容积时,就要更换引流瓶,操作十分不方便,还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心血管内科引流瓶,该引流瓶结构简单,医务人员在给病人引流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可使积液顺利、彻底地引流至引流瓶内,并可实时监测引流瓶内的负压变化,并通过调压装置进行适当调压;可以防止积液逆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心血管内科引流瓶,所述引流瓶包括瓶体、调压装置、刻度线、真空泵、抽真空管、止逆挡板、排液管、排液阀、压力表、引流管和单向阀,所述瓶体上标有刻度线,瓶体的顶部设有开口,开口处设有密封盖,瓶体的密封盖上设有调压装置,所述调压装置由压杆、活塞、弹簧和圆柱挡板组成,压杆的前端设有活塞,压杆的后端设有弹簧,瓶体内设有两个相对应的圆柱挡板,活塞固定在圆柱挡板之间,所述真空泵连接抽真空管,抽真空管的另一端贯穿密封盖,与瓶体的内腔相连通,密封盖上安装有用于监测瓶体内负压变化的压力表;所述瓶体内设置有止逆挡板,所述止逆挡板水平设置,其外边缘与瓶体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引流管设置在止逆挡板下的瓶壁上,且引流管设有单向阀;所述瓶体的底部安装有排液管,排液管上设有排液阀。
所述瓶体为钢结构制成,其中刻度线为嵌入在瓶壁上的透明玻璃刻度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引流瓶结构简单,医务人员在给病人引流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可使积液顺利、彻底地引流至引流瓶内,并可实时监测引流瓶内的负压变化,并通过调压装置进行适当调压;可以防止积液逆流;可降低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瓶体、2-密封盖、3-引流管、4-调压装置、5-真空泵、6-抽真空管、7- 压力表、8-压杆、9-弹簧、10-圆柱挡板、11-活塞、12-止逆挡板、13-刻度线、14-单向阀、15-排液管、16-排液阀、17-瓶壁、18-透明玻璃刻度尺、19-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163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