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牵回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15269.6 | 申请日: | 2014-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44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 发明(设计)人: | 杨爱兵;张振波;陈华;刘东;孙平;张伟;徐文;王宏斌;黄开万;柴先伟;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1/10 | 分类号: | H02G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惠磊;曲鹏 |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底电缆地震勘探作业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缆牵回系统。
背景技术
海底电缆是用绝缘材料包裹的导线,铺设在海底,用于电信传输。海底电缆分海底通信电缆和海底电力电缆。现代的海底电缆都是使用光纤作为材料,传输电话和互联网信号。其中,海底通信电缆主要用于长距离通讯网、通常用于远距离岛屿之间、跨海军事设施等较重要的场合。在一般情况下,应用海底电缆传输电能无疑要比同样长度的架空电缆昂贵,但用它往往比用小而孤立的发电站作地区性发电更经济,在近海地区应用好处更多。在岛屿和河流较多的国家,此种电缆应用较广泛。
目前,国内海底电缆地震勘探的缆头牵引以操作橡皮艇或作业小艇实现;具体将电缆的缆头绑在小艇上,然后借助于小艇的动力将缆头牵引至仪器船上,通过缆头与采集设备的插接连接从而实现数据采集。上述牵引方法在浅水(60m)区域能够获得较好的技术效果;但是,随着水深度的加深,尤其是在深水(100m)区域,小艇所拖拽的电缆长度随着相应增加;拖拽过长的电缆存在如下缺点:一方面增加了艇上工作人员的危险系数,另一方面现有技术的小艇不能提供足够的牵引动力;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小艇不能有效完成深水区域的缆头牵引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缆牵回系统,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实现深水区域的缆头牵引操作,能够有效提高牵引操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缆牵回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卷扬机、万向轮、以及牵引绳;
所述卷扬机、万向轮均设置在勘探船上,所述万向轮设置在所述卷扬机的正前方,所述卷扬机用于提供电缆牵回的操作动力,所述万向轮用于提供电缆牵回的方向引导;
所述牵引绳一端连接在所述卷扬机上;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万向轮,并与放缆船上的电缆连接。
上述电缆牵回系统,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万向轮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自由端为输出端,所述第二通道的自由端为输入端;所述第一通道的输送方向指向所述卷扬机,所述第二通道的输送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通道的输送方向;
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第一通道的连接处套设有所述轴承的内圈,所述第二通道的连接处卡紧有所述轴承的外圈;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轴承的外圈配合用于实现,所述第二通道以所述第一通道为旋转轴的旋转操作。
上述电缆牵回系统,还可具有如下特点,还包括
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勘探船之间。
上述电缆牵回系统,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牵引绳为迪尼玛绳。
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卷扬机、万向轮、以及牵引绳;卷扬机、万向轮均设置在勘探船上,万向轮设置在卷扬机的正前方,卷扬机用于提供电缆牵回的操作动力,万向轮用于提供电缆牵回的方向引导;牵引绳一端连接在卷扬机上;牵引绳的另一端穿过万向轮,并与放缆船上的电缆连接;能够减少牵引操作中的人力参与,能够实现深水区域的缆头牵引操作,能够有效提高牵引操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万向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结合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缆牵回系统,包括卷扬机、万向轮、以及牵引绳4;其中,卷扬机2、万向轮均设置在勘探船1上,万向轮3设置在卷扬机2的正前方,卷扬机2用于提供电缆牵回的操作动力,万向轮3用于提供电缆牵回的方向引导;牵引绳4一端连接在卷扬机2上;牵引绳4的另一端穿过万向轮3,并与放缆船7上的电缆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152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割皮刀
- 下一篇:一种新型穿线装置及配置有该穿线装置的讲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