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模切机圆刀生产的收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14092.8 | 申请日: | 2014-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3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鄭金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胜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7/18 | 分类号: | B26D7/18;B65H18/1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模切机圆刀 生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平板电脑等贴膜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模切机圆刀生产的收料装置,与模切机结合使用,将模切废料实时、高效的进行收集,同时与模切机工作同步,提高光膜生产效率。
背景技术
模切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模切刀、钢刀或五金模具等,通过压印版施加一定的压力,将印品或纸板轧切成一定形状;模切工艺是包装印刷品最常用到的一道工艺,就是用模切刀根据产品设计要求的图样组合成模切版,在压力的作用下,将印刷品或其他圈装坯料轧切成所需形状或切痕的成型工艺,压痕工艺则是利用压线刀或压线模,通过压力的作用在板料上压出线痕,或利用滚线轮在板按预定位置进行弯折成型,当前模切压痕工艺是把模切刀和压线刀组合在同一个模板内,在模切机上同时进行模切和压痕加工的工艺。
在利用模切机进行光膜生产过程中,与模切机相结合使用的收料装置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需要与模切机进行同步的转动收料动作,同时收料张紧度不能影响模切机加工生产,否者极易出现所生产光膜产品尺寸大小不一,废品率高的现象,收料速度的快慢也影响模切机的生产效率,而现有的与模切机结合使用的收料装置其结构复杂、使用操作不便,极大的影响了光膜生产的效率与质量。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模切机圆刀生产的收料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用于模切机圆刀生产的收料装置,解决现有模切机收料装置易出现切模产品报废率高及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利用单片机控制电路控制气胀轴、收料辅助轴与模切机模切转速同步,提高生产线率及光膜产品质量。
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模切机圆刀生产的收料装置,包括长方形平板底座,及设置在长方形平板底座一端的长方形支撑架,及设置在长方形平板底座上的支撑装置,及设置在长方形平板底座两侧、且贯穿长方形支撑架的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及设置在长方形支撑架上、且位于第一驱动电机上方的气胀轴,及设置在长方形支撑架上、且位于第二驱动电机上方的第一收料辅助轴、第二收料辅助,及设置在长方形支撑架一侧的齿轮箱,其中,第一驱动电机与胀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第二驱动电机与第一收料辅助轴、第二收料辅助轴通过齿轮箱传动连接。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用于模切机圆刀生产的收料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收料辅助轴、第二收料辅助轴外层的柔性橡胶层。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采用步进式驱动电机。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采用单片机控制电路驱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模切机圆刀生产的收料装置有益效果在于:1、结构简单,组装、拆卸维护方便;2、利用单片机控制电路控制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分别驱动气胀轴、第一收料辅助轴和第二收料辅助轴与模切机转速相同,进行同步转动收料,提高模切机生产效率及所加工光膜产品的质量,进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生产成本低、易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模切机圆刀生产的收料装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模切机圆刀生产的收料装置的主视图;
其中图中序号如下:1-长方形平板底座、2-支撑装置、3-长方形支撑架、4-第一驱动电机、5-气胀轴、6-第二驱动电机、7-第一收料辅助轴、8-第二收料辅助轴、9-柔性橡胶层、10-齿轮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用于模切机圆刀生产的收料装置,包括长方形平板底座1,及设置在长方形平板底座1一端的长方形支撑架3,及设置在长方形平板底座1上的支撑装置2,及设置在长方形平板底座1两侧、且贯穿长方形支撑架3的第一驱动电机4、第二驱动电机6,及设置在长方形支撑架3上、且位于第一驱动电机4上方的气胀轴5,及设置在长方形支撑架3上、且位于第二驱动电机6上方的第一收料辅助轴7、第二收料辅助轴8,及设置在长方形支撑架3一侧的齿轮箱10,其中,第一驱动电机4与胀轴5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第二驱动电机6与第一收料辅助轴7、第二收料辅助轴8通过齿轮箱10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胜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普胜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140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综合性能环保型复合材料
- 下一篇:输液用聚烯烃多层共挤膜用内层粒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