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建筑领域的合模退模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13852.3 | 申请日: | 2014-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2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明;任登科;孙犁坷;唐杰;曹孝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建筑机械化工程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13/00 | 分类号: | E04G13/00;E04G19/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郭受刚 |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建筑 领域 合模退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用于建筑领域的合模退模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建筑施工领域中,随着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及大型特种结构的发展,为加快混凝土工程施工进度以及保证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模板工程占据着日益重要的地位。模板工程是指制作、组装、支承、运用及拆除在混凝土施工中用以使混凝土成型的构造设施的工作。其中,使混凝土成型的构造设施为模板,它是使新拌制的混凝土满足设计要求的位置和几何形状,使之硬化成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模具。
现有模板工程的构造包括面板和支撑结构,面板是直接接触新浇混凝土的承力板;支撑结构则是支撑面板、混凝土和施工荷载的临时结构,保证模板牢固地组合。模板作为一种临时支护结构,其本身并不留置在建筑物上。为提高模板的利用率,降低工程成本,现有模板结构需反复组装拆卸以提高模板的周转次数。由于支撑结构多采用纵横围囹、承托梁、承托桁架、悬臂梁、悬臂桁架、支柱、斜撑与拉条等部件搭设而成,其不仅材料多且结构复杂。若对支撑结构进行反复装卸,需花费较长时间消耗较多精力,这无疑将降低模板施工的作业效率,影响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进度。同时,各部件经多次装卸工作后易受磨损,这将降低整个模板结构的稳固性影响工程质量。若要保证良好的稳固性,则需及时更换受损部件,这将增加施工成本,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模板工程构造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便、性能稳定的用于建筑领域的合模退模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用于建筑领域的合模退模装置,包括三角支撑柱、调整架组件、螺杆调节组件及活动连接组件;所述螺杆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杆、空心螺柱以及与空心螺柱螺纹连接的环形定位件,所述空心螺柱上设有条形开口,空心螺柱的下端固连于三角支撑柱的上端面,所述调节杆上端设于空心螺柱内,其下端穿过三角支撑柱上端面,调节杆上连接有两个穿过条形开口的定位柱,所述环形定位件套设于空心螺柱上,且位于两定位柱之间的区域;所述调整架组件包括两个左右相对设置的调整架以及连接两个调整架的弧形连接件;所述活动连接组件包括一对活动连接件,两活动连接件的一端共同铰接于调节杆的同一位置,两活动连接件的另一端分别与两调整架铰接;两调整架均与三角支撑柱的同一侧接触。
本实用新型中,三角支撑柱在模板工程结构中用于混凝土转角结构的成形,相当于转角模板的作用,同时承受本装置中各运动副的动力荷载。螺杆调节组件用于提供给从动件调整架原动力,实现两调整架间的间距变化;其中,定位柱用于提供支撑点,实现调节杆的上下移动。活动连接组件用于保证原动件调节杆与从动件第一连接板间动力传递的实现。调整架组件用于固连模板,且在连杆运动传力的作用下带动两相邻模板发生位置变化;其中,弧形连接件用于承受拉应力。应用时,需将多个本实用新型根据设计要求置于规定的阴角处,再将已制好的多块模板固连于每个所述装置的两调整架上。通过旋转每个本实用新型中的环形定位件可带动调节杆相对于三角支撑柱上下移动。由于两调整架与调节杆均通过活动连接件铰接连接,因此当调节杆上下移动时则会引起两调整架之间的间距发生大小变化。由于弧形连接件能承载两调整架发生相对位移时所带来的拉应力,因而可保证两调整架之间的间距随调节杆的上下移动而变化,进而带动与之连接的两相邻模板发生位置变化,从而实现模板的整体合模和退模工作。此处,合模工作是指将模板搭建成设计需求的模板结构的过程,退模工作是指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将模板结构脱离混凝土的过程。
进一步地,所述调整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及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分别固连于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左右两端,两个调整架的第一连接板位于同一平面内,其分别与所述弧形连接件的两端固连,所述两活动连接件的另一端分别与两调整架的第一连接板铰接,两第三连接板上固连有第一连接的端面均与所述三角支撑柱的同一侧接触。合模时,第三连接板用于连接三角支撑柱的阴角边和模板使三者的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共同构成用于混凝土浇筑成型的模板工程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连接板为实现调整架的移动提供连接点和铰接点;第二连接板用于固连模板,为实现模板位置变化提供保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建筑机械化工程公司,未经四川省建筑机械化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138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