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侧拉杆安装板及冲压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13014.6 | 申请日: | 2014-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3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邝志伟;徐海军;许秀美;庞潮海;何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63/04 | 分类号: | B62D6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545007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杆 安装 压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工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侧拉杆安装板及冲压板结构。
背景技术
在冲压件生产中,零件冲压工艺性好坏直接影响到成形质量,零件设计除了满足使用要求、功能性要求外,还要考虑制造工艺性。冲压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的成形加工方法。成形是使板料发生局部塑性变形,按凸模与凹模的形状直接复制出制件。然而在板料成形后的过程中,当外载荷卸除之后,其形状和尺寸都发生与加载时变形方向相反变化的现象,称之为回弹现象。
侧拉杆安装板在成形后容易产生回弹,该零件材料为牌号为SAPH370的汽车结构钢,采用落料冲孔—成形—翻边的冲压工艺制备,零件经三道工序后完成,最终放到检具上检测,由检具测量产品的各种结构尺寸是否合格。
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中侧拉杆安装板的冲压结构示意图。
侧拉杆安装板1`零件中间有个装配孔2`,装配孔2`的孔边到零件边缘距离小,刚度差,且其为折弯结构,转角处最薄弱,成形后零件回弹大。现有技术在可利用在冲压装配孔2`的孔内翻边及在孔内周边增加筋条,以增加零件的刚度,但由于侧拉杆安装板1`的装配原因,在冲压孔内翻边及在孔内周围加筋条的方法不能保证零件的正常使用,影响零件的装配及零件整体性能。
因此,如何在不影响侧拉杆安装板装配的情况下提高其刚度,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冲压板结构,以实现在不影响侧拉杆安装板装配的情况下提高其刚度;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侧拉杆安装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冲压板结构,包括板体和开设于所述板体上的装配孔,所述板体上设有沿所述装配孔的宽度方向折弯成形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的端面上贴附有加强筋条。
优选地,在上述冲压板结构中,所述加强筋条位于所述折弯部的内侧靠近所述装配孔布置。
优选地,在上述冲压板结构中,所述折弯部的两侧分别为零件支撑面和零件回弹面,所述加强筋条由所述零件支撑面延伸至所述零件回弹面布置。
优选地,在上述冲压板结构中,所述加强筋条包括分别位于所述装配孔宽度方向两侧的第一加强筋条和第二加强筋条。
一种侧拉杆安装板,其为冲压成形的安装板,所述侧拉杆安装版具有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冲压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冲压板结构,包括板体和开设于板体上的装配孔,板体上设有沿装配孔的宽度方向折弯成形的折弯部,折弯部的端面上贴附有加强筋条。板体的中部开设有装配孔,同时,板体具有折弯结构,板体折弯后包括位于装配孔长度方向的两侧的两部分,折弯部沿装配孔的宽度方向布置,在折弯部的端面上贴附加强筋条,通过加强筋条,对板体折弯部的转角薄弱区域进行加强,提高折弯部的强度,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板体折弯后的回弹,冲压板结构的回弹大幅度减小,由检具检测达到预定的尺寸要求,既保证了冲压板结构的尺寸要求,也提高了冲压板结构的刚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侧拉杆安装板的冲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冲压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2所示,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冲压板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130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罩证件装置
- 下一篇:平衡性多方位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