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横担异形的T接钢管杆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12872.9 | 申请日: | 2014-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8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 发明(设计)人: | 郑存波;高策;周英庆;林枫;陈国梁;张志军;池超凡;欧阳南岳;滕伟民;涂德敏;徐慧;钱成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12/24 | 分类号: | E04H12/24 |
| 代理公司: | 温州高翔专利事务所 33205 | 代理人: | 陈庆吼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形 钢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电线路杆,尤其是一种横担异形的T接钢管杆。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迅速发展,在输电线路建设、改造中,除部分输电线路改为电缆敷设外,大部分的输电线路仍采用架空形式。空中输电线路通过输电线杆进行架空,其中对导线的安装位置和各种气象条件下及受力条件下导线变化的位置都需满足电气规程要求,而线路的相导线间电气安全距离安置是输电工程设计中较为棘手的问题之一。如110kV轻工输电线路需T接文武-上戍110kV线路,在已建马文上1187线49号实现双T接;T接杆与110kV上戍变110kV出线构架水平距仅10.4米,经校验T接杆导地线接入上戍变110kV构架时,对马文上T接线交叉电气距离不满足要求,此类问题主要存在于T接杆线路搭接时,传统的钢管杆采用“十”字横担布置,T接侧线路跟原线路存在空间上交叉,当一侧存在着高差时,造成导线下坠过快,使跟另一侧线路空间交叉安全距离不够,而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上述导线间电气安全距离不足的问题,对横担异形布置在T接钢管杆上应用提出改进,设计了横担异形布置在T接钢管杆上,旨在解决T接时线路在空间上交叉距离不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横担异形的T接钢管杆,包括第一顶端横担、第二顶端横担、第一上横担、第二上横担、第三上横担、第一中横担、第二中横担、第三中横担、第一下横担、第二下横担、第三下横担、第四下横担、第一T接 杆、第二T接杆、第三T接杆、第四T接杆、杆塔主体、横担式绝缘子、防风偏绝缘子和活动横担抱箍,所述第一顶端横担、第二顶端横担、第一上横担、第二上横担、第三上横担、第一中横担、第二中横担、第三中横担、第一下横担、第二下横担、第三下横担、第四下横担、第一T接杆、第二T接杆、第三T接杆、第四T接杆均安装于杆塔主体上,且在空间上分层布局并在垂直方向上形成夹角;所述第一顶端横担和第二顶端横担位于杆塔主体顶端并在水平方向上一字形排布为第一层次;所述第一上横担和第二上横担位于第二层次,第一上横担和第二上横担在水平方向上呈一字排布,位于第一层次的下方,与第一顶端横担和第二顶端横担处于同一垂直平面内,所述第三上横担同属于第二层次,位于在第一上横担和第二上横担下方,并垂直第一上横担和第二上横担与杆塔主体所在的平面,所述的第一T接杆和第二T接杆与第三上横担位于同一水平平面内,在垂直投影方向上分置于第二上横担的两侧,其中第一T接杆与第三上横担呈30°夹角,第二T接杆与第一上横担呈120°夹角;所述第一中横担和第二中横担位于杆塔第三层次,第一中横担和第二中横担在水平方向上呈一字排布,位于第二层次的下方,与第一上横担和第二上横担处于同一垂直平面内,所述第三中横担同属于第三层次,位于第一中横担和第二中横担下方,并垂直第一中横担和第二中横担与杆塔主体所在的平面,所述的第三T接杆和第四T接杆与第三中横担位于同一水平平面内,在垂直投影方向上分置于第二中横担两侧,其中第三T接杆与第三中横担呈30°夹角,第三T接杆与第一中横担呈120°夹角;所述的第一下横担、第二下横担、第三下横担和第四下横担属于第四层次,在垂直投影方向上呈十字形排布,其中第一下横担、第二下横担与第一中横担、第二中横担同属于一个平面内;所述第三上横担、第三中横担、第三下横担在垂直方向上侧向同一侧,所构建的平面垂直于第一顶端 横担、第二顶端横担所在的平面;所述的第一顶端横担、第二顶端横担、第一上横担、第二上横担、第三上横担、第一中横担、第二中横担、第三中横担、第一下横担、第二下横担、第三下横担、第四下横担由其连接板焊接于塔杆主体上,所述的横担式绝缘子和防风偏绝缘子安装于上述所有横担的端部;所述的第一T接杆、第二T接杆、第三T接杆、第四T接杆由活动横担抱箍固定于塔杆主体上。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的第一顶端横担长为1600mm,所述的第一上横担、第二上横担、第三上横担、第一下横担、第三下横担、第四下横担长为2500mm,所述的第一中横担、第三中横担、第二顶端横担长为3000mm,第二中横担、第二下横担长为850mm。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的所有横担的截面为方形,所述的所有横担末端设有封口板和挂线板,挂线板下部设有挂线环;所述的所有横担与塔杆主体连接端设有连接件,所述的连接件另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通过螺栓与横担连接板相固定,所述的横担连接板焊接在杆塔主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电力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温州电力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128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饭煲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做锅巴米饭粥的多用电炊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