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业型级联式电能储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12420.0 | 申请日: | 2014-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5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廖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中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7/04 | 分类号: | F24H7/04;F24H9/12;F24H9/20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宋铁军;周楠 |
地址: | 110031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级联 电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既可以提供高温介质(如高温水蒸汽)也可以提供低温大流量介质的工业型级联式电能储热装置,属于能源应用领域,尤其涉及电储能装置的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工业热源是许多工业领域重要的能源需求,如纺织、造纸、制药、建材等行业的生产工艺过程中都需要大量的高温介质(如高温蒸汽)。提供高温介质的电热储能装置与提供低温介质的装置相比较,要求电热储能装置所能释放和提供的热功率更高,但目前现有的电热储能装置不能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以提供高温介质(如高温水蒸汽)为主的工业型级联式电能储热装置,其目的是解决以往的电能蓄热装置无法产生高温介质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一种工业型级联式电能储热装置,安装在外壳内,其特征在于:该装置是由一套可独立工作的电能储热装置单元模块构成或者是由多套上述电能储热装置单元模块构成;电能储热装置单元模块之间采用串联、并联或串并联混合运行;在外壳与电能储热装置单元模块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
每个电能储热装置单元模块包括电加热元件、储热材料、控制器和至少一个换热器;与外部电源相连接的电加热元件设置在换热器上方;电加热元件上方为储热材料;控制器分别与换热器被加热介质流出管、换热介质驱动泵和外部的电源电气连接;换热器的被加热介质入口端连接换热器被加热介质流入管,换热器的被加热介质出口端连接换热器被加热介质流出管;换热器的中间介质入口端连接换热器中间介质流入管,换热器的中间介质出口端连接换热器中间介质流出管;换热介质驱动泵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换热器中间介质流入管和换热器中间介质流出管。
每套电能储热装置单元模块内的换热器采用串联运行、并联运行或串联并联混合运行。
该装置由多套串联的电能储热装置单元模块构成,每套电能储热装置单元模块含有一台换热器,通过换热器逐台串联构成工业型级联式电能储热装置,每台换热器将被加热介质逐级加热,以输出高温介质。
该装置由至少两套并联的电能储热装置单元模块构成,每套电能储热装置单元模块含有一台换热器,通过换热器并联构成工业型电能储热装置,以输出低温大流量的被加热介质。
该装置由一套电能储热装置单元模块构成,该电能储热装置单元模块包括至少两台换热器,通过上述换热器逐台串联构成工业型级联式电能储热装置,每台换热器将介质逐级加热,用于输出高温介质。
该装置由多套并联的电能储热装置单元模块构成,每套电能储热装置单元模块含有至少两台换热器,上述换热器并联构成工业型级联式电能储热装置,以输出低温大流量的被加热介质。
优点及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工业型级联式电能储热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该装置通过交换器的级联相对同时增加了储热材料和换热器的换热面积,它可实现大功率热能交换,满足工业生产要求。
(2)储热体内输出的温度能达到150℃-800℃,在国际和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3)为了确保电加热过程安全,本实用新型采用风隔离水、电独特的安全换热方式,运行中采用网络自动控制技术,任何一块储热体出现故障时,系统会自动报警,及时进行维修,不影响另外储热体正常工作,不影响储热装置整体运行。
(4)可以根据用户实际需要,储热体交换使用,减少用电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电能储热装置单元模块包括3个热交换组件的级联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由2个电能储热装置单元模块,每个电能储热装置单元模块包括3个热交换组件构成的实施例的级联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由2个电能储热装置单元模块,每个电能储热装置单元模块3个热交换组件先级联,再并联构成级联的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外壳;2. 电能储热装置单元模块;3. 储热材料;4. 换热器;5. 保温材料;6. 电加热元件;7. 换热器被加热介质流入管;8. 换热器被加热介质流出管;9. 控制器;10. 换热介质驱动泵;11. 换热器中间介质流入管;12. 换热器中间介质流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中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辽宁中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124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半导体‑金属(MSM)异质结二极管
- 下一篇:模块化叠层式电能储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