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香菇工厂化生产的灭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12345.8 | 申请日: | 2014-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460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 发明(设计)人: | 周华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大自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黎泽洲 |
| 地址: | 44420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香菇 工厂 化生 灭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香菇工厂化生产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香菇工厂化生产的灭菌装置。
背景技术
袋料香菇生产技术虽然已发展多年,且较为普及,但真正能够实现工厂化生产的技术目前尚不成熟,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低,设备闲置率高,杂菌污染、畸形菇、出菇不整齐等现象经常出现,严重影响香菇生产的效率,即香菇的质量。
尤其是香菇在生产过程中容易感染杂菌,造成较大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香菇工厂化生产的灭菌装置,可以减少灭菌后菌筒被杂菌感染的几率,降低生产过程中因杂菌感染造成的损失。优化的方案中,可以减少灭菌过程所需的时间,利于实现工厂化生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香菇工厂化生产的灭菌装置,包括灭菌室,灭菌室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密封门和第二密封门,第二密封门直接位于接种车间内,灭菌室分别设有蒸汽进管和蒸汽排管。
所述的灭菌室地面内设有布气渠,蒸汽进管的出口位于布气渠内,布气渠顶部设有多个布气孔,蒸汽排管上设有排气阀。
在蒸汽排管上设有鼓风机,在蒸汽进管上设有新风入口,在新风入口设有阀门。
所述的新风入口还设有水浴消毒池。
所述的灭菌室为多个,沿着接种车间的侧壁布置。
现有技术中在灭菌室灭菌后,至接种车间之间采用转运车运送菌筒,存在从空气再次感染杂菌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香菇工厂化生产的灭菌装置,通过将灭菌室的作为出口的第二密封门直接开到接种车间内,从而避免在菌筒灭菌后再次在转运过程中被空气中的杂菌污染,提高了接种成功率,也降低了后期接种的操作步骤,在本例中,后继工序中仅需直接以菌泥封堵接种口即可,无需和现有技术中再在菌筒外面套上一层聚乙烯袋,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优选的方案中,采用底部布气和密封加压消毒的方式,配合后期主动排热的方式,缩短了灭菌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适于香菇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灭菌室1,第一密封门11,第二密封门12,蒸汽进管13,蒸汽排管14,布气渠15,转移小车16,排气阀17,新风入口18,水浴消毒池19,接种车间2,遮荫层2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中,一种用于香菇工厂化生产的灭菌装置,包括灭菌室1,灭菌室1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密封门11和第二密封门12,其中第一密封门11尽量靠近菌筒装袋装置,第二密封门12直接位于接种车间2内,灭菌室1分别设有蒸汽进管13和蒸汽排管14。
现有技术中在灭菌室1灭菌后,至接种车间2之间采用转运车运送菌筒,存在从空气再次感染的风险,本实用新型采用将灭菌室1与接种车间2直接连接,即将灭菌室1的第二密封门12直接开在接种车间2内,从而避免了运送过程中的感染。优选的,本例中的灭菌室1为多个,沿着接种车间2侧壁布置。本例中采用密封灭菌的方式,提高了灭菌效果。
如图1、2中,所述的灭菌室1地面内设有布气渠15,蒸汽进管13的出口位于布气渠15内,布气渠15顶部设有多个布气孔,蒸汽排管14上设有排气阀17。由于灭菌室1内的温度分布是从下到上逐步增加,为确保灭菌效果,本例采用了布气渠15的结构,蒸汽先通入到灭菌室1地面内的布气渠15,再通过布气孔进入到灭菌室1,确保灭菌室1内的温度均匀。设置的排气阀17在通入蒸汽过程中,根据灭菌室1内的温度断续开启,以利于灭菌室1内温度保持在100摄氏度左右,在灭菌完成后,完全开启排气阀17降温。
优选的方案如图2中,在蒸汽排管14上设有鼓风机,在蒸汽进管13上设有新风入口18,在新风入口设有阀门。由此结构,利于通入新风,
优选的,所述的新风入口还设有水浴消毒池19。进入的新风可以从接种车间引入,并设置水浴池进行水洗消毒。由此结构,避免在引入新风过程中,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大自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宜昌大自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123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