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住宅架空地面保温隔音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12330.1 | 申请日: | 2014-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2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B5/00 | 分类号: | E04B5/00;E04F15/02;E04F15/18;E04F15/20;E04F13/075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何君 |
地址: | 2211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住宅 架空 地面 保温 隔音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住宅楼板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住宅架空地面保温隔音结构,适用于高要求住宅、健康住宅、绿色住宅楼地面工程干法施工。
背景技术
高要求住宅楼地面工程,对楼板提出了更高的功能要求。楼板不仅需要满足承载的安全要求,还要满足楼板保温节能、隔声减振、管线安装、装修使用等方面的功能要求。以往和在建的住宅中,大多在设计、施工、维护等环节,没有充分考虑住宅楼板的综合功能要求,在设计、施工等环节还存在技术障碍和约束。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住宅架空地面保温隔音结构,目的是满足高要求住宅楼板的保温节能、地采暖、装修、隔声减振、管线分离施工、干法施工的综合功能要求。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住宅架空地面保温隔音结构,包括承载层、位于承载层上的装修层和位于承载层下的吊顶层;在所述装修层和承载层之间、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过度层、地采暖层和架空层;所述的架空层包括安装在地采暖层和承载层之间的高度可调整的地脚螺栓,在架空层内铺设有管线系统;所述吊顶层包括安装在承载层下的轻钢龙骨骨架,轻钢龙骨骨架下吊装有石膏板;在所述轻钢龙骨骨架内填充有吸音棉填充体。
其进一步是:所述地采暖层采用铝塑复合管干法铺筑施工,包括铝塑复合管、镀锌导热板和位于最下层的绝热用中密度板。
所述地脚螺栓底部安装在承载层上,地脚螺栓上端与中密度板连接,地脚螺栓等间距布置,高度调节范围为20mm-50mm。
所述架空层内填充有保温材料。
所述装修层采用10mm厚复合木地板。
所述过度层为12mm厚纤维水泥板材。
所述承载层为钢筋混凝土楼板,楼板厚度为120mm-180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住宅架空地面保温隔音结构,适用于高要求住宅、健康住宅、绿色住宅的楼板干法施工,解决了住宅楼板装修、保温节能、地采暖、管线分离施工、隔音减振、干法施工的技术难题。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结构构造层面,解决了住宅楼板的装修、地采暖、管线分离施工、隔音减振的综合功能技术难题。从施工角度,在施工工艺技术层面,提出干法施工,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文明施工的程度。在运营与维护方面,管线分离施工、干法施工有利于住宅后期的使用维护与管理。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修层;2、过度层;3、地采暖层;4、架空层;5、承载层;6、轻钢龙骨骨架;7、石膏板;8、地脚螺栓;9、吸音棉填充体;10、管线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住宅架空地面保温隔音结构,承载层5为钢筋混凝土楼板,楼板厚度为120mm-180mm,在承载层5上方,从上至下依次铺设装修层1、过度层2、地采暖层3和架空层4;装修层1采用10mm厚复合木地板;过度层2采用12mm厚纤维水泥板材,无需浇筑细石混凝土或者砂浆;地采暖层3采用铝塑复合管干法铺筑施工,包括直径16mm 的铝塑复合管、镀锌导热板和位于最下层的25mm厚绝热用中密度板;架空层4包括安装在中密度板和承载层5之间的等间距布置的地脚螺栓8,地脚螺栓8底部安装在承载层5上,上端与中密度板连接,地脚螺栓8高度可调节,高度调节范围为20mm-50mm,通过调整地脚螺栓8,形成找平的基准面,为后续施工工序提供条件;在架空层4内铺设管线系统10和填充保温材料;在承载层5下方设吊顶层,吊顶层包括安装在承载层5下的轻钢龙骨骨架6,轻钢龙骨骨架6下吊装有石膏板7,在轻钢龙骨骨架6内填充有吸音棉填充体9,形成隔音吊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住宅架空地面保温隔音结构,解决了住宅楼板施工、管线分离施工、装修施工、保温节能施工、隔音减振施工的集成与分离技术难题。形成了保温节能、隔声减振、管线分离施工技术。满足了高要求住宅保温节能、隔声、地采暖、管线干法分离施工的综合功能要求,适用于高要求住宅、健康住宅、绿色住宅现浇楼板与装配式楼板的干法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123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制混凝土板与钢梁的连接构造
- 下一篇:金属导热真空平板幕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