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RH真空脱气装置用循环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11730.0 | 申请日: | 2014-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2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 发明(设计)人: | 石磊;洪军;赵中福;李小明;肖卫军;杜建斌;钱高伟;朱志鹏;陈光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C7/10 | 分类号: | C21C7/10;C21C7/072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 |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rh 真空 脱气 装置 循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RH真空脱气装置,特别是一种RH真空脱气装置用循环管。
背景技术
RH真空处理是众多的炉外精炼法中的一种,它是1957年由原西德鲁尔(Ruhrstahl)和海拉斯(Heraeus)钢厂联合研制的真空循环脱气精炼法,取两公司名称的首字母简称而来。
RH真空处理的主要任务是脱气,并通过钢水循环使得非金属夹杂物上浮、均匀钢水成分和温度,同时通过物料添加系统使其具有脱氧、脱碳、脱硫、脱磷、成分微调等多项冶金功能。
在RH真空脱气装置中,钢液的真空脱气是在一个砌有耐火砖衬的真空室中进行。如图1所示,真空室6的底部有两个用耐火材料制成的循环管8,循环管8的上部伸入真空室内部,循环管8的下部连接有可插入钢液中的插入管7。真空室6通过真空泵抽真空形成负压,在钢液上方大气压力的作用下使钢液依次经过插入管、循环管(称为上升管)进入真空室。通过向其中一根插入管中通入驱动气体,就能使钢包中的钢液上升,经循环管、真空室后在重力作用下从另一根循环管(称为下降管)、另一根插入管回流入钢包而不断使钢水产生循环;在钢水循环过程中,溶解于钢液中的氢和氮便从钢液中逸出进入气相。
如图2~4所示,传统RH真空脱气装置用循环管,以双层结构为例,包括管壁1、上管口2、下管口3,管壁1由上下两层耐火砖砌筑成环形管状结构,上下层耐火砖形成的横向砖缝4在同一水平面上。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RH真空脱气装置为双工位间歇生产,由于相邻层耐火砖形成的横向砖缝在同一水平面上,耐火砖经过反复的热胀冷缩容易出现环缝增大的现象,尤其是上升管一侧在钢水循环的过程中因钢水向上的冲刷力会导致环缝增大更明显,一旦局部区域环缝增大,钢水的冲刷、渗透会导致同一水平面上的相邻环缝也随之增大,约使用80次以后出现耐火砖整体“上抬”现象,上下两环耐火砖之间的环缝内出现渗钢甚至导致循环管穿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出现耐火砖“上抬”现象的RH真空脱气装置用循环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RH真空脱气装置用循环管,包括由耐火砖砌成的管壁1,所述管壁1在其轴向方向上包括至少两层耐火砖,最上层耐火砖的上部对齐形成上管口2,最下层耐火砖的下部对齐形成下管口3,其特点是相邻层耐火砖接触面形成的横向砖缝4不全在同一水平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砖缝4咬合排列成环绕管壁1的横向错缝结构。
进一步地,为便于连接插入管,所述管壁1最下层耐火砖上可设置用于法兰连接的环形凹槽5。
特别地,所述管壁1由双层耐火砖组成,上层耐火砖与下层耐火砖沿循环管管壁方向上的高度全部不相等或者部分不相等。
特别地,所述管壁1沿圆周排列为两层耐火砖、三层耐火砖的交替结构。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所需循环管高度和耐火砖尺寸确定耐火砖的层数和具体排列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改进后相邻层耐火砖纵向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显著增加了层间相互作用力,使相邻层耐火砖环缝结合更紧密、更耐钢水冲刷,减少了耐火砖“上抬”现象,提高了RH真空脱气装置用循环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RH真空脱气装置底部循环管的位置示意图。
图2为传统RH真空脱气装置用循环管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传统RH真空脱气装置用循环管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传统RH真空脱气装置用循环管沿圆周的展开示意图。
图5为改进RH真空脱气装置用循环管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改进RH真空脱气装置用循环管沿圆周的展开示意图。
图7为另一种改进RH真空脱气装置用循环管沿圆周的展开示意图。
图8为第三种改进RH真空脱气装置用循环管沿圆周的展开示意图。
其中:管壁1、上管口2、下管口3、横向砖缝4、环形凹槽5、真空室6、插入管7、循环管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5~6所示,本实用新型RH真空脱气装置用循环管包括管壁1、上管口2、下管口3,管壁1最下层耐火砖上设置有用于法兰连接的环形凹槽5,管壁1由双层耐火砖组成,三种高度不同的耐火砖交替排列成如图6所示的结构。
如图7所示为双层耐火砖使管壁1的的另一种排列结构,两种高度不同的耐火砖交替排列成如图所示的结构。
如图7所示,为两层耐火砖、三层耐火砖的交替时的一种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117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位固定钢丝料盘架
- 下一篇:一种细菌培养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