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笔座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11304.7 | 申请日: | 2014-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4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 发明(设计)人: | 戴培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培蕾 |
| 主分类号: | B43M99/00 | 分类号: | B43M9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庙山经济开发区江***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笔的存放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集分类和防尘于一体的笔的存放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众所周知,笔的存放装置一般是笔筒,但是以往的笔筒往往功能过于单一,而且各种各样笔混杂在一起,无法有效地分类,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在笔的使用过程中,有时笔帽不经意间忘记或者放错位置,笔杆也就容易丢失,倘若日后找到笔帽,却发现相配套的笔杆已被扔掉,长此以往会造成相当大的资源浪费;缺失了笔帽的笔杆,其油墨会将笔筒涂脏,例如专利号为2011103410883的中国专利文献报道的一种笔座,笔筒长期放在办公桌上,笔筒和笔杆上经常会落满灰尘,容易出现油墨凝聚、返粗、结晶等现象。长此以往,油墨不但书写不流畅或写不来,而且还会有吐墨、积墨或渗水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兼顾防尘与分类为一体的笔的存放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方案:
一体的笔的存放装置包括底座、隔板、第一层笔筒、第二层笔筒、方筒、侧筒、笔芯盒、第三层笔筒和橡皮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呈椭圆形,四周有保护层凸台,所述底座上面分布着第一层笔筒、第二层笔筒和第三层笔筒,三者是依次分布,相互连接,三层笔筒内部有一定弧度的腔体。
所述第一层笔筒右侧是方筒,方筒形状是方形的,与第一层笔筒等高,宽度达到了第三层笔筒出,所述第三层笔筒的前方是笔芯盒,笔芯盒呈长方形;所述笔芯盒的前方是橡皮盒,呈现不规则形状,共有两个。
所述方筒的右侧是侧筒,其上有三个圆孔,所述侧筒有两个,在同一水平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所用的材料为木材。采用上述设计降低了制作成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房屋状整体结构,并且设有三个区域,使得整体结构自然美观;并且具有防尘和有效分类的优点,直接而快速地解决使用笔过程中的浪费和防尘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中标号:1、底座,2、隔板,3、第一层笔筒,4、第二层笔筒,5、方筒,6、侧筒,7、笔芯盒,8、第三层笔筒,9、橡皮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笔座,包括底座(1)、隔板(2)、第一层笔筒(3)、第二层笔筒(4)、方筒(5)、侧筒(6)、笔芯盒(7)、第三层笔筒(8)和橡皮筒(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呈椭圆形,四周有保护层凸台,所述底座(1)上面分布着第一层笔筒(3)、第二层笔筒(4)和第三层笔筒(8),三者是依次分布,相互连接,三层笔筒内部有一定弧度的腔体,其作用是为了防止水笔的笔墨流出,同时也为了防止没有笔帽的水笔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导致笔尖内的笔墨变干而不能使用。
所述第一层笔筒(3)右侧是方筒(5),方筒(5)形状是方形的,与第一层笔筒(3)等高,宽度达到了第三层笔筒(3)出,所述第三层笔筒(3)的前方是笔芯盒(7),笔芯盒(7)呈长方形;所述笔芯盒(7)的前方是橡皮盒(9),呈现不规则形状,共有两个。采用上述设计是为了能够满足实际的需要,能存放除笔以外的学习用品。
所述方筒(5)的右侧是侧筒(6),其上有三个圆孔,所述侧筒(6)有两个,在同一水平线上,方便存放比较长的笔杆,同时也比较方便取放。也增加了笔座的美感设计效果采用上述结构是为了能够将笔很好的分类,满足不同笔种的需要,并且有足够储存空间。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培蕾,未经戴培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113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