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力除尘放回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11196.3 | 申请日: | 2014-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3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 发明(设计)人: | 汪保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45/02 | 分类号: | B01D45/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 地址: | 21003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力 除尘 放回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除尘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重力除尘放回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主要能源仍然来自燃料的燃烧,而燃烧过程中则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废弃,若排放到空气中,则将对外界环境造成污染,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除尘装置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存在。其中,重力除尘器是通过突然降低气流流速和改变流向,而较大颗粒的灰尘在重力和惯性力作用下,则会与气分离,沉降到除尘器锥底部分,从而借助于粉尘的重力沉降,将粉尘从气体中分离出来的设备。
若直接将分离出的粉尘装袋运走,则将不可避免的造成扬灰,不但污染环境,危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而且粉尘颗粒会进入机器内部,堵塞机器,造成机械设备损坏或一定程度的磨损,减短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增加其检修频率,将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重力除尘放回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放灰装置水平搅抡轴及轴承进入煤气灰损坏、给料机轴颈漏灰维修率高的问题,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护现场环境卫生,提高设备检修时的安全性。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力除尘放回装置,包括重力除尘料斗、集料斗和水平绞轮,重力除尘料斗下方设置集料斗,集料斗连接水平绞轮,重力除尘料斗设有两个下料口,每个下料口处串联两个卸灰阀,卸灰阀出口处连接给料机,两个给料机的输出端都通向集料斗,集料斗两侧连接氮气管道,集料斗的出料口连接水平绞轮,水平绞轮一端设有电机,其另一端为出料端B,水平绞轮两端以及给料机两端皆连接氮气管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氮气从氮气管道的入口A输入DN40主管,DN40主管分两路DN20支管和两路DN15支管,两路DN20支管分别连接集料斗的上部,DN20支管与集料斗之间采用DN25的橡胶软管连接,且其连接处分别设有氮气吹扫点;两路DN15支管,其中一路DN15支管采用直径为10mm透明管分两路分别连接两个给料机的后轴颈密封盒处,再到两个给料机的前轴颈密封盒处,并将两个给料机(3)的前、后轴颈密封盒连接成一条回路;另一路DN15支管采用直径为10mm透明管分两路分别连接水平绞轮的前轴承座和后轴承座,两路DN20支管和两路DN15支管上都安装阀门。
进一步的,
前述透明管为玻璃管、亚克力管或硅胶管中的一种; DN40主管、DN20支管以及DN15支管分别采用内壁电解抛光低碳不锈钢管或光亮退火低碳不锈钢管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重力除尘器放灰装置的改造,减少了因轴承座和给料机填料的密封损坏,而造成瓦斯灰进入轴承内部,从而损坏轴承和轴的可能性,达到了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设备维修率和保护现场环境卫生的目的,提高了设备检修过程中的安全性。
通过本发明改造的结构,不但可以提高水平绞轮的轴和轴承,以及给料机的工作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而且同往年相比约可节约2套轴及轴承和一台给料机的成本,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周围空气中粉尘含量,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工作危险性,安全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重力除尘放回装置连接示意图;
其中,1-重力除尘料斗,2-卸灰阀,3-给料机,4-集料斗,5-氮气吹扫点,6-水平绞轮,7-氮气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重力除尘放回装置,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重力除尘料斗1、集料斗4和水平绞轮6,重力除尘料斗1下方设置集料斗4,集料斗4连接水平绞轮6,重力除尘料斗1设有两个下料口,每个下料口处串联两个卸灰阀2,卸灰阀2出口处连接给料机3,两个给料机3的输出端都通向集料斗4,集料斗4两侧连接氮气管道7,集料斗4的出料口连接水平绞轮6,水平绞轮6一端设有电机,其另一端为出料端B,水平绞轮6两端以及给料机3两端皆连接氮气管道7。
氮气从氮气管道7的入口A输入DN40主管,DN40主管分两路DN20支管和两路DN15支管,两路DN20支管分别连接集料斗4的上部,DN20支管与集料斗4之间采用DN25的橡胶软管连接,且其连接处分别设有氮气吹扫点5;两路DN15支管,其中一路DN15支管采用直径为10mm透明管分两路分别连接两个给料机3的后轴颈密封盒处,再到两个给料机3的前轴颈密封盒处,并将两个给料机3的前、后轴颈密封盒连接成一条回路;另一路DN15支管采用直径为10mm透明管分两路分别连接水平绞轮6的前轴承座和后轴承座,两路DN20支管和两路DN15支管上都安装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111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式空气净化器过滤网装置
- 下一篇:一种立式叶滤机的收集液通流装置





